A-A+

到底是什么支撑着比超市还多的药店?

2022年04月14日 网络文摘 暂无评论

我姑姑就是开药店的,而且接连开了两家。一、小城市开药店,成本不高,基本30-40万的投入就能开一家药店;二、利润高,药店会把利润高的药品摆在醒目的位置,而且还有搭配出售一些保健品,把哪些利润低的药品放在货架下面,或者直接锁在柜子里,据说利润至少50%;三、医院看病难,要么就是排队难、挂号难,费时间,要么就是检查多,费用多,有个头痛脑热,不如药店买个药简单,没什么大问题,轻易不敢去医院;四、药店员工服务态度好,员工会亲切地问你,哪里不舒服,多久了,然后推荐你买什么药,感觉心理暖暖的,增加亲切感。

网友二:

因为老百姓看不起病,不敢去医院,自己有点病,那只好去药店买点药自己吃就行了。比如现在,你要是有个头痛闹热啥的,如果去医院,有提成任务的所谓砖家大夫,不问青红皂白就给你开了一大堆这检查那核磁共振的单子。折腾一上午,检查下来,什么问题都没有,到了砖家那,给你开了几个药,一看得几百块,而这些药都比药店里的贵好几倍,加上之前的这检查那拍片验血的几千块,好吧,看一个感冒就花了几千块钱,这还不如去药店买几十块钱的药吃呢。

所以就是这些到医院看不起病的平头老百姓,才支撑了这些满大街的药店的生意,以至于越开越多,甚至还连锁店的。如果有一天,一个老百姓去医院看一次头痛感冒啥的,只要几十块钱或者百把块钱,那么街头上多如牛毛的药店,它自然就关门了。对于一条街都是药店的现象,有人这样揶揄般比喻:药店比厕所还多!

网友三:

原因也许很多,但愚见主要就三个字:“刀,蛋,半”。

所谓“刀”,是说某些医院刀太快,医生没有好脸色。老百姓没关系看病犹如看“驴脸”,看个头疼脑热小病,也得排队挂号、排队诊断、排队检查、排队看结果、排队交费、排队取药,各种检查费用不老少,半天时间过去了,搞得心情还不好。至于吃了药病不好,那就重新来一套,再换几种药。

所谓“蛋”,是说许多药店买药送鸡蛋,药价还低廉。药店若商搞促销,各种优惠、赠品、积分、会员日送不停,送到你直接怀疑人生跟药店扯不断,不知究竟是买药,还是买鸡蛋。

所谓“半”,是说大多药店服务好,买药时就好了一半。现在一些药店,服务真是周到,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对前来买药的老百姓,不分童叟,嘘寒问暖、热情服务、耐心细致、合理指导。甚至,电话、微信问候,上门送药等。

网友四:

关于药店,有几个现象值得关注:

药店比米店多。

药店的老板普遍发财。以我们县为例,首富和二富都是开药店的,第三富才是房地产。

药店一般都开在医院的旁边。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什么支撑着药店?

当然是高额利润啦!

那他们的利润从哪里来?

从高额差价中来。一盒上百元的药,你可能不知道它的进货价:一块多甚至是几毛!医院的药为什么那么贵?医院的药,它除了养医生,它还要养大量的行政人员、后勤人员等。另外,医院的药价,中间商太多,从华南区、华东区等经销商,到省级经销商,再到市级经销商,再到县经销商,才到医院。这其中,还要集中采购,采购的时候,同类药品要请专家评标,这些专家评审费可不低,都加到药价里去了。

从信息不对称中来。我因为身体不好,经常光顾药店。我对自己的病情上一点都不了解,那些高中毕业的药品销售小姐,叽里呱啦一顿介绍,好像她们是专家似的,向我推荐了很多药。我一看他们那么专业,于是就买了。一般买一种药,卖药的小姐一定推荐你买另外一种药,她们会说,配合起来用药才见效。你买一盒药,他们会劝你买二十盒,说必须买一个疗程才有用。就这样,我经常花几千块钱买药回来,然后吃几天,一点效果都没有。是药三分毒,吃了几天不见效,也就不再毒害身体,把药扔了。

药店为什么大都开在医院附近?这和医生有关。很多医院都不进货一些特效药,所以医生就经常开一些医院没有的特效药,让患者去医院旁边的药店买。

从奸诈的话术中来。现在,每个药店都有专家会诊。这些专家,他们的话术可厉害了。我总结了一下他们的话术,基本上是三段式:
一是你的病很严重,基本上没有救了!

二是幸亏你遇到他,他是这方面的专家,是国家什么什么的专家,反正头衔很高大上,只有他可以治你的病。比如我肺结核,专家会说,他是中国肺结核理事会总理事、世界肺结核治疗协会副会长等等,还拿出他和克林顿的合照、和古德雷斯的合照等,以证明他的实力。

三是这药有点贵。因为我怕死,宁愿信其有,不愿信其假,怪怪地掏钱。

这就是遍地药店的真相:高额利润支撑着庞大的药店市场。

网友五:

是什么支撑着比超市还多的药店?我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刚需。不知你发现了没有,最近这几年病毒多了,传播速度也快了。不管大人小孩都容易生病了。

而且现在普通老百姓,有个头疼脑热的普通病一般不会直接去医院,而是自己先判断一下病情,到药店去买点自己认为对症的药来吃,治好了整好,治不好再到医院去检查治疗。

第二是爆利。我老公原来曾经干过药品销售代理,其中一些事情我多少明白一些。

药品从厂家出来也就是一两块钱,然后经过总代理商、省级代理、市级代理、再到业务员、再到药店,最终到老百姓手里。这样经过五六层加价,由最初的一两块、两三块钱最终到老百姓手里就变成了十几块甚至几十块钱了。

这层层加价几乎都是翻翻的加,利润最高的当然是药店了。业务员送给他们十多块钱,她们就能卖二十多块钱,卖一盒就赚一半的钱。一般生病都买三四种药,所以一个顾客他们就能挣好多。

而超市就不行了,超市买卖的虽然是快速消费品,但利润非常底。看着超市里人来人往,客流量不少,并不一定比药店来个一两个患者挣的多。

所以有很多客流量还不错的超市倒闭了,冷冷清清的药店却能继续开下去。

网友六:

我认为有需求大、利润大、服务好吸引顾客、感觉好留住顾客、送礼品温暖顾客等原因支撑着药店。

一、需求大

因为进入老龄化后,大部分老年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病,孩子都忙,上医院看病,医生还要让做各种检查,楼上楼下跑的,很不方便,又不会或不相信在网上购买,所以,喜欢上药店买药。原来经济条件不好时,也不体检,就是有病了,没有钱或者怕花钱,不去医院也不吃药,就是拖,有的把小病拖成大病。现在条件都好了,都注重健康,按期体检,所以买药的群体也在不断扩大。年青人,有的有病了,也是嫌去医院麻烦,有的在网上查一下,到药店一说症状,导购员立马就拿了药,认为挺方便的。所以,药店的客户是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大。

二、利润大

医院的药都是按照流程从大厂进的,各级管理都是实行的责任追究制,所以,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程序,尽管现在医院是零差价,一元钱进的还卖一元,老百姓还是感觉比药店贵或者差不多。所以,还是愿意去药店买药。因为大厂从原材料、工艺加工、质检、入库到出库等要层层把关,到医院也是经过几关才能到药房。而药店的药大部分都是从小厂进的药,程序简便,进价低,卖价高。你也可以在医院开了药,下次上药店还买这个厂家的同样药,比比,会不会便宜。一般业务员都会说:“那个厂家的没有,但有这个厂家的,含量一样,效果也一样”。虽然名称、含量、颜色、大小、形状,看着啥都一样,但效果和副作用是绝对不会一样的。就像一件上衣,有的几十元,有的上千元,都是上衣,为何便宜为何贵,存在即合理,便宜有便宜道理,贵有贵的说法,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自由选择。当然药品也是一样,条件好了,就买贵的,不好就买便宜的。

三、服务好吸引顾客

只要一进入药店,就会受到导购员的热情接待,面带微笑,对你的要求和疑问,会给你耐心的解释和解答。但是在医院,医务人员每天要面对很多痛苦的病人,只会面无表情地工作着。又因为忙,交代和回答问题就比较简短,所以,就觉得冷淡和不被重视。

四、感觉好留住顾客

药店像超市,病人可以在其中浏览、选择,购药像买普通商品一样,全然忘记了是病人在买药。而到医院,看到穿白大褂的匆匆忙忙,再听到其他病人痛苦的呻吟,会对自己产生不良刺激,不自觉地加重了自己病人的角色。所以,不愿意去医院。

五、送礼品温暖顾客

一进药店购药后,药店就会给办个积分卡,根据积分多少会给予不同的礼品,顾客感到花钱不但买了药,还可以得到礼品,顿觉心里暖暖的,疾病带来的不快也会减轻一些。

网友七:

商人逐利。

1,暴利的行业,好的渠道,一单可以有90%的利润。

2,附属保健品的利润更是可怕,一天开一单,就可以抵上整个药店一天的开销,这也就是为什么药店能满天飞,都活得下去的根本。

3,有没有觉得新的药药效比以前差多了,有效药反而没有售卖了,这和第一条是紧密相关的。

4,最重要的,去药店买药,一定一定不要买推荐的,一定不要买新牌子药,一定不要买包装精美漂亮的药,老牌子旧牌子是首选。

网友八:

我认为,药店比超市还多的重要因素,是居高不下的利润在支撑着药店越来越火,现在这种过热的现象会逐渐的要降温,也就是随着医保的报销形式的改变,医院实行门诊报销制度以后,以及医保药费发放形式的改革,医保药费由原来发给个人,转变为实行由医保统筹的形式和办法,采取定点就医,人们都会去医保定点医院去看病买药,这样可以增加报销的额度和比例。那么今后人会集中到医院去看病和购药,门诊会给病人报销一定的费用,这样病人就不会再去药店去购药。前几天我去医院化验一个“甲功三项”,“血常规”,又拿了几样药,在机器上结账时,我发现几项合计是197元,但是我的医保卡只付了80元,医保给报销117元。这样我自己少花很多钱,所以今后拿药一定要到医院去拿,如果在药店我就得全额付款197元!随着医院门诊报销制度的深入,我相信今后药店的人会比以前越来越少,药店的火热会逐渐的降温。

网友九:

药店开得比较多,是什么原因支撑下去呢,有以下原因。

1、 价格比医院便宜:

有一次我和老婆带儿子一起去深圳市第x人民医院看病,儿科医生很热情,详细介绍我儿子是肠胃功能紊乱,问我老婆,目前在家里吃的什么药,家里有一个药品,还有几个家里没有,因为我老婆也是卖药的,从事这一行十几年了,我老婆就无意间问了一下医院的价格,有的比药店贵20%,也有的比药店贵30%。医生很有医德,就建议只开方子,去药店买药。

医院开支比较大,运营成本很高,各种成本加到药价里面,而药店的店铺,营业员等成本比较低,加到药价里面没有医院高。

2、 药店开在小区里面,就在家门口,就像逛超市那样,很方便,假如去医院,坐车去,浪费时间;

3、 社交网络的便利性,提高买药的效率:

我老婆经常上中班,23:00下班,药店在隔壁的小区,10分钟的路程,我去接她,23:10到小区,她还要我陪她一起去送药,我感到奇怪,又不是外卖,怎么还免费送药啊,她解释,都是街坊邻居,经常找她买药,也就成立一个微信群,质询一些病情,购买什么药,要我老婆下班帮忙带回来。

4、 一些小病,比如:感冒,咳嗽,流鼻涕等,直接去药店咨询药师,购买合适的药,一般吃几天就好了,很方便。避免坐车去医院,排队挂号,排队看病,排队拿药。
还有的药店有坐诊中药师,方便顾客的选择。

5、 药店里面的种类齐全:处方药,非处方药,保健品,中药。许多顾客,在购买药的时候,也会问有没有化妆品等日用品,因此有的药店为了迎合顾客,进货一些日用品。

6、 节假日,药店经常打折活动,药价更实惠,还送一些日用品。

7、 药店员工服务态度很好,很会亲切地问你,哪里不舒服,多久了,然后推荐你买什么药,感觉心里暖暖的,增加亲切感。

8、 一个城市的医院配置没有那么多,就分流一部分到下一级医疗中心。比如深圳,在各个社区或者规模比较大的小区成立社康服务中心,安排全科医生,给人们看日常的一些小病。

9、 为了方便市民,同时减轻看病的经济压力,把医疗保险刷卡的权限,下放到正规的药店。

鼓励市民使用医保卡到药店拿药,这样大大地提高药店的营业额。

10、 医药行业的利润比超市的日常用品高许多,提高药店的纯利润。

11、 因为是医疗行业,对安全用药控制是很严格的。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第一百二十五条 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企业负责人应当具备执业药师资格。

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配备执业药师,负责处方审核,指导合理用药。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第一百二十六条 质量管理、验收、采购人员应当具有药学或者医学、生物、化学等相关专业学历或者具有药学专业技术职称。从事中药饮片质量管理、验收、采购人员应当具有中药学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中药学专业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营业员应当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者符合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条件。中药饮片调剂人员应当具有中药学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具备中药调剂员资格。

一般的小病,有点不舒服,建议先去药店拿药,吃几天,假如还没有减轻,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药店的利润比其他行业高,假如你想投资药店,建议参考以下事项:

1、 选择人流量比较大,而且有固定人群的地方,比如小区,城中村,大型超市里面等地方;

2、 大城市租房面积不能少于100平方米。非药品区域不得占30%的总面积。中药饮片,必须设置相对独立的中药饮片营业区,不得少于30平米。

3、 一般的大城市投资需求50万左右。

4、 招聘一个执业药师,有一定医药专业的营业员,可以配一个中药医师,配中药。

5、 申请医保刷卡资格。

6、 要申办《〈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然后还要去办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卫生许可证,健康证。

以上是我的分享,感谢阅读,感谢关注

标签: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