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真实生活在底层的人都是怎么样的

2023年02月17日 网络文摘 暂无评论

我75岁的姨妈,身高1.55米,照顾瘫痪在床的姨父15年,又还要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45岁女儿,姨妈靠种菜贴补家用,她每天只睡4个小时,可她却常说:我觉得自己很幸福

我姨妈是一个命运坎坷的女人,但她却非常乐观,坚强,再大的风和浪似乎都压不垮她,这辈子她很少开口求人,但是如今,人至暮年的她为了女儿,为了老伴,却可以放下自尊,找别人借钱。

姨妈年轻的时候,我母亲有时候看她经济压力大,有好几次拿钱给她,但是我姨妈都拒绝了,她说:“你赚点钱也不容易,留着给自己孩子花吧!”

姨妈年轻的时候被誉为“村花”,上门说媒的人一拔又一拔,家庭条件好,长得帅气的,她都不为所动,就偏偏喜欢上我姨父这个穷小子,姨父自幼跟着母亲相依为命,家里就只有两间土砖房。

面对众人的不理解,姨妈说:“我不怕过苦日子,这辈子就想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人一起生活,吃糠咽菜我也开心。” 好在我外公也是一个开明的家长,好言相劝了几句,见姨妈还是一意孤行,最终尊重了她的选择。

姨妈嫁过去后,成了十里八乡的孝顺儿媳妇,对婆婆总是笑脸相迎,一口一个妈叫得特别甜,都没有和我姨父红过脸,凡事两人有商有量,一年后,姨妈生了个大胖小子。

两年后,又生了女儿小梅,一家人的命运也就是随着小梅的出生而改变。

小梅是早产,生下来就患有多种先天性疾病,智力有缺陷,光吃饭不见长,到了25岁身高也才1.1米。

小梅虽然身体残疾,但是却从没有受过半点委屈,我姨妈总是耐心地教她做一些力所能力的事,把当她成是个正常孩子一样,哥哥对这个妹妹也是百依百顺。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这天,小梅跑出去玩,天黑了还没有回来,我表哥骑摩托车出去找,结果不小心撞到一棵树上,送到医院抢救了半个月,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最终表哥还是走了。

姨妈哭得肝肠寸断,整整天天滴米未尽,小梅也好像一夕之间懂事了,她说:“妈妈,不哭,以后我长大了会好好孝顺你,你还有我。”

小梅的一声呼唤让姨妈意识到自己不能就这么垮了,小梅还需要她照顾。 她打起精神来,将对表哥的思念深藏于心底。

可谁想,命运再次跟她开了一次无情的玩笑。

这天, 才65岁的姨父突然中风口吐白沫,送到医院捡回了一条命,但从此瘫痪在床上,什么事也做不了,就连喝口水双手都拿不动,姨妈身高只有1.55米,我姨父身高1.78米,姨父上厕所,洗澡这成了姨妈最头疼的事,有几次她抱不到姨父,两人摔倒在地上。

姨妈看着忍姨父额头上的淤青,那一次失声痛哭,但很快,她就擦干了眼泪,有些事她必须得去面对。

姨妈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人,她不仅要照顾瘫痪的老伴,还要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女儿,还要去赚钱养家。

好在村里给她申请了低保,每个月能领800元左右,姨妈自己也会种菜挑到集市上去卖,一家人的生活勉强能维持,当然这一切是在不生病的前提下。

姨妈就算生活这么艰难,也从没有向兄弟姐妹开口帮忙,有时我妈妈和舅舅心里过意不去,只能尽量帮着她照顾我姨父,让她能够安心在外面干活,比如她去街上卖菜的时候,我妈妈和舅舅会轮流过去。

姨妈在我姨父面前从没有说过一句重话,每天再苦再累,回家都会笑嘻嘻的,还把家里收拾得很干净,她就像是一个“超人”。

随着年龄渐长,75岁的姨妈也越来越力不从心,她担心万一自己先走了,留下父女俩人该怎么办?

姨妈只希望自己能够健康这样才能照顾父女两人。

医生曾说像小梅这样的情况,最多活不过25岁,小梅在姨妈的悉心照料下,如今已经是45岁了,这一路走来并不轻松,每天都需要吃药,小梅每年还要去至少住一次院,姨妈省吃俭用存的钱都花在了小梅身上。

姨妈之所以来找我借钱,那是因为小梅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了,她经常连气都喘不过来,而且双腿疼得没有办法走路,姨妈送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情况很不乐观,必须要住院才行。

姨妈愁得不知该如何是好,她身上只有1000元钱,这点钱显然不够,再者小梅住院,老伴又该怎么办呢?

姨妈思来想去,最终还是找我们这些亲戚寻求帮助,如果她不来找我借钱,我们都不知道小梅的情况,姨妈说要3000元,我下午去借了5000元送到她家里。 姨妈眼泪汪汪地说:“等我卖了稻谷有钱了,就还给你。”

我对她说:“您不要跟我客气,你拿去用就是了。” 姨妈感激地拉着我的手说:“只要我有钱,就会还给你的。”

当时小梅躺在床上,之前乖巧懂事的她,现在被病痛折磨得连跟我打招呼都不愿意,姨父流着泪说:“就是我拖累了你姨妈,我一个大男人还要她照顾,真是让我很是愧疚,要是我没有生病那该有多好。”

临走时,我对姨妈说你有什么事要打电话给我们,不要一个人硬撑。不要把你自己累垮了,知不知道? 姨妈答应得好好的。

几天后,姨妈打电话给我,她支支唔唔了半天,才告诉我自己钱不够,小梅还要住院几天。 挂了电话,我打电话其他表哥,约他们一起到医院去看小梅。

那天我们总共去了8个人,每人拿了1500元给姨妈,这钱就算是人情往来的,姨妈不需要还,舅舅比姨妈大了2岁,他知道后也非要来医院,他见到姨妈就说:“这么大的事,你也不跟我说,还当我是你的哥哥吗?”

姨妈的处境要是换作别人,我想早就崩溃了,然而,她照顾了我姨父十几年,却从没有在亲人面前落过一滴泪,她的坚强和善良,让我们都替她感到心疼。

不幸的事一件又一件地发生在她身上,看似弱不禁风的她却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她常说:“只要回家,还能有人陪我说话,我就觉得一切都得值得的。”

结语:

你见过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过得有多艰辛?

生活苦一点,穷一点都不是个事,就怕家里有病人,特别是同时还有几个病人的家庭,这其中的艰辛是让人无法想象的,除了有经济上压力,还有精神上的负担,有些人在面对这些挫折的时候,可能就会愁眉苦脸,而像我姨妈这样的人,她的抗压能力非常强。

她不去抱怨,也不会唉声叹气,而是选择积极地面对,她常说的一句话: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我只有坦然接受。

其实只要你细心发现,在我们身边像我姨妈这样的平凡又伟大的女性还有很多,她们都在默默地为家人付出。

在外人看来,或许我姨妈这一辈子很可怜,很失败,但是对于她的家人来说,她就像是“天使”一样,一直默默地守护着他们。

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被命运碾压过,才懂得时间的慈悲。

网友二:

我生活在上海,上海虽说是国际大都市,但是仍有很多人的生活过得很艰辛的。

在上海,前年的职工平均工资每月是一万零三百,但目前的最低工资是二千五百八,有占百分之四十的职工就拿怎么多,他们工作在各个岗位,每天需要干上八小时,年年月月,天天如此,他们挣的这些钱自己还用不着多少,差不多都用到养家糊口去了,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还要寻找第二职业,这日子,真是够悲催的。

在上海还有许多许多的老农民,现在政府每月能给他们一千多,但由于他们平时没有什么其它的收入,所以节俭惯了,从来不乱花一分钱,政府每月给他们的钱全都给剩下了,自己所花的那点钱都是依靠卖蔬菜而换来的,所以但到他们身故后,一般都有十几万的积蓄。

就说我吧!我现在是快要退休的人了,但一直拿的是低工资,平时就怎么节衣缩食惯了,但到退休后,我的收入虽会有成倍的增加,但己经习惯了低消费的我,我想我的生活也不会有多大的改观。

在我的眼里,我们上海人全都是过着差不多的生活,高消费的人实在是找不出几个,工资收入太高的人也没有几个,但怎么就出来个一万多的平均工资,这说明贫富差距己经是相当的严重了。

网友三:

看到这个问题,我就想起了同事前几天的电话,心里一阵一阵发酸。

前几天同事接到华西医院打来的电话,通知她妈妈去住院了,她给在老家的妈妈打电话,老人说她等几天来成都住院,她得先在老家把土豆收了。

同事是单亲妈妈,儿子六年级在老家,77岁的寡母照管着,她独自在成都租房上班。上有老下有小,开不了源只能节流。

每年国庆春节回老家,她不坐高铁和大巴,为了节约她坐老式的火车,到县城是凌晨三四点,她在火车站等到天亮再坐短途车到镇上。

公司不提供中餐,有餐补,她从来都是带饭吃,吃得也简单,几年里不带饭的次数不超过五次,充饥的不是馒头就是泡面。

去年下半年,儿子学校组织了一次旅游,需交100元。她犹豫着不想让儿子去,我们都劝她,平常没有时间带儿子出去,就让他出去见识一下,最后她儿子真是没去。

还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了。她儿子的爸爸似乎没有管过孩子,所有的压力全在她瘦弱的肩膀上。她是70后,老妈是真的老了,儿子又实在太小,她自己也在走下坡路,能不好好计划着过日子吗。

可是屋漏偏遭连夜雨,今年年初儿子来成都动了个手术,报销完后还花了她一个月工资。2月底,染病已久的老妈坚持不了了也来了成都寻医。老人牵挂着独自在家的孙娃,养的鸡鸭,种的庄稼,有空就回去。所以才有了前几天我听到的电话。

上月月底,同事说了,她妈妈是肺癌晚期,我听了心里难受极了。人和人是多么不同啊,生活在底层的人咋就那么难呢!

网友四:

我见过,过得最苦的是一位摊煎饼的大姐,中等身材,体型偏瘦,每天起早贪黑的出现在步行街口,在大姐忙碌的同时还带个孩子,晚上还要干兼职分拣快递,家里就她一个劳动力,他老公常年瘫痪在床,有一个儿子4岁,先天性耳朵失聪。大姐虽然只有30来岁,但由于常年的辛苦工作,风吹日晒,大姐显得格外沧桑。

偶尔会买大姐的煎饼,一来二去,也算很熟了,知道了大姐不是本地人,老家农村的,来我们县城3.4年了,一直租房子。大姐刚结婚的时候没有孩子,后来怀孕的时候,她老公在工地出了事情,腰部被砸伤,导致下肢完全瘫痪,由于当时没有签劳动合同,工程队草草的赔了几万了事。

后来孩子出生了,但是祸不单行孩子查出是先天性耳聋,需要植入人工耳蜗,一对人工耳蜗要30万,这对于一个这样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面对家庭的巨大变故,她似男人一般撑起了这个家。由于农村赚钱的机会少,大姐毅然决然的带着老公和孩子来到了城里。

城里赚钱的机会多,大姐选择了摊煎饼,这样既能照顾到瘫痪的老公,又能顺带看着孩子。

她的煎饼摊就在步行街口,离我家很近,简单的三轮车上镶嵌着一个平底锅,锅边一盆活好的面,旁边放着各种配菜,鸡蛋,鸡肉卷,火腿肠,黄瓜,生菜等,大姐每天专心致志的做着煎饼,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车流人群,一天天一月月。

经过几次慢慢的接触,我知道了她的故事,去年冬天的一天我上班路过她的摊位,想着摊个煎饼解决早饭,走到她跟前只见她跟往日一样,穿着简单的衣服,围着一条已经褪色的围裙,显然已经用了很久了,经过风吹日晒,她的皮肤变成了与众不同的古铜色,手上布满了皱纹,这不是她这个年纪应该有的,但是笑容依旧灿烂。我来到摊前,说:“大姐给我来个煎饼。”大姐爽快的答应着。麻利的摊了起来。

孩子在他旁边碰蹦跳跳的玩,时不时抬起头看我一眼,孩子眼镜很大很清澈,睫毛很长,好可爱,我不仅逗起了孩子:“小朋友你几岁啦?”可能是孩子的心思没在我身上,没有搭理我。由于每天在外头跟着妈妈风吹日晒,小男孩皮肤有点黑。

趁这时,我跟大姐闲聊起来,我说大姐,每天看您起早贪黑的一个月能赚多少啊?大姐说“我在这里做煎饼的时间长了,认识了很多来来往往的人,所以有不少回头客,一份杂粮煎饼卖7,8块钱,一个月大概能挣到近5000元吧,比起很多和我一样在街头谋生的人,我这一行收入还是不错的。”“那真的不错了,比我强,我一个月才3800块钱工资”,我笑着应和着,“不过每天带着孩子摆摊也确实辛苦,这街口夏天热,冬天寒风刺骨,孩子跟着遭罪啊”我说。

大姐抬头看了我一眼,无奈的笑了一下,说:“我也是没办法,这么小的孩子每天跟我出来遭罪,困了就睡在三轮车棚里,他爸在工地出事,双腿瘫痪了,不能照顾孩子,更别提工作挣钱,”所以养家的事就落到了我身上,这年头赚钱不容易,我白天摊煎饼,晚上回去就去附近的快递分拣中心分拣快递,一个钟头20块钱,我一般干2个小时,每天可以赚40,这一个月还能多赚个1000多!”大姐爽快的说着。

我好奇的问她:“按说5000块钱也够一家的日常支出了,你孩子这么小,何必这么辛苦呢?”

大姐听到这话,干活的手放慢了速度,回头看了一眼玩耍的儿子,脸色沉重,说:“我儿子生下来就患有先天性耳聋,医生说需要植入人工耳蜗,10岁之前效果最好,”我不禁吃惊得看了一眼孩子,孩子正用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看着我,我心里一阵难过,这么可爱的孩子怎么会得这病。

大姐顿了顿,眼镜有些湿润:“可怜了这个孩子,每天跟我出来受罪,我感觉都对不起他,像他这个年纪的孩子都是在家吹着空调看着电视,上幼儿园的上幼儿园,我孩子这样目前的话只能去聋哑学校,但我想让他去正常的学校,所以我得尽快攒钱给他装上人工耳蜗,让他跟正常的孩子一样。”

听到这里我不禁一阵同情油然而生,看着眼前的听话又可爱的孩子,我一阵心软,莫名的想帮帮他,下意识的手伸进包里,摸出了一根棒棒糖,我走到小男孩跟前,蹲下身,“吃吧,给你的”孩子看到糖,眼里充满着光,看得出来很想吃,抬头看着妈妈,等着妈妈同意,大姐感激的看着我,跟小男孩说“吃吧,拿着吧”孩子似乎听懂了妈妈的话,高兴的扔下手里玩弄的小石子,接过棒棒糖。能看的出她们平时过得很节俭,不怎么给孩子买吃的。

看着孩子愉快的吃着糖,我心里或多或少有了一丝丝安慰吧。大姐说:“带着个孩子赚钱确实不容易,刚开始我去找工作都不要带孩子的,后来就摊起了煎饼,就是有时候会被城管撵,但这是我现在唯一能做的,我这一年下来加上晚上兼职能赚个5,6万呢!照这样下去,有个4.5年我就能给孩子攒够手术的钱,有时候我挺不住的时候我就想,能把孩子病治好,我就是再苦再累也值了!”说这话时,大姐脸上泛着光。

拿着大姐的煎饼,我走在上班得路上,心里一阵五味杂陈,想想这位大姐一年到头的辛苦,每天早上4点就得起床着手准备当天要用的食材,为了买到最新鲜的食材,大姐每天都得一大清早,赶到南门菜市场购买新鲜的生菜,香菜等蔬菜。回到家后将石台洗净切好这一切的工作,6点左右她便会赶到市场门口,在自己的摊位上开始一天的忙碌。

大姐既要照顾生病的孩子和瘫痪的老公,又要用柔弱的肩膀抗起生活的重担,真的太不容易了,同时我也能感受到大姐那颗对生活对命运不服输的心。写到这里小编想说人生有太多的酸甜苦辣要经历,生活真的不容易。人生的路从来不是平坦大道,总会遇见这样那样的不顺心或者折磨痛苦,人生不易,要坚强面对。相信自己越活越坚强,我没有靠山,自己就是山,我没有天下,自己打天下,活着就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生活,你给我压力我还你奇迹!

网友五:

我妈的一个同学应该是最可怜的

我妈有个发小,我们叫她徐姨,她的命是真正的苦啊,是一眼看不到头的绝望。

徐姨的父母生了她和她弟弟两个孩子,弟弟比她小七八岁,弟弟的智商有点低,笨笨的,话也说不太利落,但架不住父母还是百般宠爱,文化大革命时期弟弟还被冤枉坐了几年牢 ,徐姨下放在农村,父母的养老送终全靠她,甚至她还有一个大伯大妈无后,养老送终也是她一个人操持的,因为负担太重,也因为她自己是一个聪明能干的人,心气也高,一直到三十八岁都没嫁 。后来落实政策她到了一个乡镇的粮管所工作几年后在三十九岁那年把自己嫁出去了,等二年生了个儿子。

她嫁的那个男人也是大龄未婚男,在县供销社站柜台住在妹妹家,要供养一个疯子姐姐,这个男人根本没有家庭概念,从来不给徐姨家用,每个月去徐姨工作的粮管所住上几天,不拿一分钱的,不买一颗菜,也不帮一点忙,去了就是搬张凳子坐在厨房外看报纸,孩子也不管,到孩子九岁左右终于离婚了,孩子跟徐姨,这个男人也没给过一分钱的抚养费,孩子去讨抚养费的时候说没有,那时候男人差不多下岗了,在他妹妹家楼下摆了一个板车摊子,就那种板车上搭个棚子人坐在里面卖些烟,小零食之类的,每次孩子去要抚养费,钱是不会拿一分,糖子给个一颗两颗。

再说说她那个弟弟的事情吧,她弟弟坐了几年牢,因为是被冤枉的,冤枉的事情是那个年代才有的现象,就是学校的操场上出现了骂毛主席的话,一个班的同学都指认是他写的,结果被判了反革命罪坐了几年牢,是徐姨到处奔波跑上跑下,也终于等到七九年的拨乱反正,终于出来了,并且在徐姨的张罗下有了一分稳定的工作,被安排在县兽医站 。之后弟弟结婚生孩子全部都是徐姨一手操办的,弟媳妇脸上是有缺陷的,但厉害,还刮这个可怜的姐姐钱物。

以上这些都还不算苦啊。

她儿子小时候还真聪明伶俐,九岁时暑假在我家过了半个月,嘴甜胆大,能说会到的,我妈还说像他妈一样很能干。但是孩子到初中就不愿意读书了,初二时吵死要去学武术,徐姨被拗不过只好花大价钱送他去武术学校,结果不到半个月就逃回来,说太苦,教练会打人,死都不去了。那以后这孩子学也不上了,哪都不去,天天在家借武打小说看,就这样一直一直在家呆着,会自己做饭吃,但要吃好的,没有肉菜会甩盆打碗。徐姨现在已经七十八了还在养着这个儿子,企业退休,养老金很低的,所以徐姨一直在打工,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很难找到事做,只好帮小作坊做做,工价再低她都做。

徐姨太可怜了真是老无所依,弟弟靠不着,弟媳妇又厉害,儿子嘛就一废物,她不敢病不敢死 ,哎,想想都绝望。

网友六:

我见过跟狗抢吃的男人。当时把我震惊到了。

那是19年,我在深圳龙华。那时候我家先生在那边做电商,因为进货都是物流车送过来的,我们便会时常跟物流公司的人打交道。

那天,中午1点多时候,照常来了好多货,物流车都在路边固定地方卸货。

因为货物特别多,我们家就有100多件吧,还有别家,满车的货,全部卸货下来之后,我老公要分批次爸货拉回去,一次拉不完,只能让我带着孩子在旁边看护货物,以免被人偷走了或者被拉错了。

广东夏天的天气是真的炎热,那天天气也依然,太阳晒的头皮发疼,猛烈到让人窒息。

物流公司平时跟车的就两个人,一个是司机,一个是搬货的师傅。因为见多了,也大概了解了一下。

也许是因为他比较与众不同。

我很早就留意到那个搬货的师傅,和别人不一样,他年龄有点大了,50来岁了的样子,眼睛‬是‬斗鸡眼,个子偏矮小,全身黝黑,挺壮的,腿脚‬还不麻利‬,长短脚‬特别‬明显‬,走路‬不利索‬。

平时所有粗重的活全是他一个人做,但是,感觉先天‬身体‬条件‬限制‬吧‬,人‬不怎么灵活,开车的师傅有时候‬还会大声骂他。当然,有时候也会见他骂骂咧咧的顶几句。

跑物流车的人都是吃无定餐的。那天,他们把全车货物卸载了之后,还有些客户还没过来提货,这个男的他便从车上拿下了一份盒饭来吃。

很简单的那种快餐,简易的打饱盒,打开时候我看到一份白米饭,上面几块肉和青菜,旁边有一份例汤。

这个男人打开快餐盒子,就这样盘地就坐,打算开始吃午饭。阳光依然毒辣,我站在离他旁边点的的公交车亭子里,也依然一身汗水,闷热得让人难受。

他刚搬完货,明显又累又饿了。狼吞虎咽的。我不太敢看他,可又忍不住偷偷的打量他。

我也不知道怎么了。虽然没礼貌,但还是没忍住的观察他。

他吃饭的习惯,是把那些肉先夹在旁边盖子那里,先扒拉了几口饭后,他就放下饭盒,拿起例汤开始喝。这时候,真的很戏剧,一只不知道哪里来的流浪狗,看起来也是饿极了,突然就跑了过来,吃上了他的那碗饭菜。

他闷着头在喝汤,狗狗刚靠近的时候,他没反应过来,一下子的,狗狗就把肉和饭都吃了一大口。

这个男的一巴掌拍了过去,把狗狗打跑了。我看到他拿起了饭菜,看了一下,停了几秒钟,看了下周围,发现没有人看他。他又继续开始吃了,直到那碗饭吃完。

我那时候挺心疼的。就是觉得莫名的难过。

我不知道他是谁的父亲,或者是谁的丈夫,或者是谁的儿子,或者是谁的家人。可是,我看到的是他对生活的热情和努力。很棒的一个人,靠自己的双手努力赚钱生存,养家糊口。

我当时挺震惊的。这在我们这一代人面前,基本无法想象的生活。

后来,我有和我老公聊起这个师傅。我老公因为跟他们这群人接触的比较多。他告诉我,这个师傅,物流老板娘给的工资很低的,只有2000块,没有假期,全部货物都要他搬上车,到接送点再一个人卸货。那些物流的货物很重很重的都有。他每天都不知道多累才能拿到那些钱。

而且,有一回,我老公带我孩子过去接货的时候。我女儿手上拿了一套汪汪队的玩具,他踟蹰了好久,问我老公,那套玩具哪里有得买,多少钱,他也想买一套。我不知道他想买给谁,可是,他家里肯定有一个值得他心心念念着的人。也许和我们父辈念着我们一样。

后来的后来,我经常反思,相比很多人,我们已经很幸福的了。在他们还在为生存奋斗的时候,我们至少从小衣食无忧。有些人,连活着都已经很艰难了。我们生活在现在安康的日子里,我们大手大脚,浪费不懂珍惜,还觉得家里人都欠着自己的。我们真的‬应该反思自己,珍惜‬眼前。

标签: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