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底层人民的生活到底有多难?现实比你想的更残酷

2023年02月17日 网络文摘 暂无评论

这样的人遇见了很多,可能和我所处的层次有关吧

我妹,其实不是我亲妹,是我在高中时期认的一个妹妹(那年头流行这些,其实她还比我大几天,不过这不影响我做哥哥),有这个妹真是我一生的幸运,她真得很好。

我一直觉得我家最差了,没想到她家比我家还差,她父亲砍树摔断了腿,那个时候还不流行外出务工,本来九十年代的农民生活都很差了,她父亲出了事之后能连田里的稻谷都收不回去,整个家失去劳动力在农村真得有点活不下去的感觉,就靠她母亲种点菜和红薯过日子,油盐都得去借,她读书从小到大都是政府扶贫给的钱。

所幸她成绩不错,身体也不错,长得还白白胖胖的,这好奇怪,只是有点矮是班上最矮的妹子(我在男生中最矮,所以我们一直做一排),衣服这些破和旧这些其实在我们那个时候,那个地方还是很正常,大家衣服都穿好几年,都是山里的孩子,她还特别喜欢笑,好可爱。

可人却一直在长大。

她去了外省读大学(她们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一个人背着书包去了,就一个书包,一点衣物,一点钱的就去了,她一米四的个头去挤了火车?,她永远都是笑笑的,叫人不要担心,有困难也从来不说。

直到有一次可能她实在撑不住了,哭着和我打电话说,哥哥我真的好累,白天在超市上班,还要照顾一个生病(一种传染病,全宿舍都跑了)的同学,而同学家人又联系不到,中午也好晚上也好,一下班就赶紧带饭回宿舍,然后又跑去上班,而她自己很多时候连饭都没时间吃,晚上还要抽时间出来学习,一天都睡不了几个小时,一个宿舍她也睡不踏实,就这样,她在超市上班晕倒了,还好没人看见,爬起来继续干,我让她搬出去,她说我这一生都是邻里相亲救济,政府救济才能活下来,今天不可以丢下别人不管的,如果我染病了,医都不要医了,已经欠了好多钱了。

那个生病的同学倒是没多久被接走了,她则一直边打工边读书,在超市上班很多货物都搬不动,人都没有货架高,去其他地方一米四的个子一个娃娃脸,那些老板直接就不要,她还一直徘徊在人家门口,我说每个月打点钱过去,她一直不要,唯一的一次还是放假坐火车没钱回家,我打了三百过去。

。。。

未来一定要幸福啊,静妹。

网友二:

邻居张大妈佝偻着腰,步履蹒跚地走到我面前:俊儿,帮我带10块钱的肉?看着她那下巴上硕大的肿瘤,她不得不用肩膀托着的样子,我的心揪成了一团!忍着哭意回答道:没问题!然后,骑着摩托车一溜烟地跑了,我生怕接她递过来的钱!

张大妈下巴的肿瘤已经有十几年了,当初长出来的时候,张大妈老公就带她去了医院,一系列检查下来,医生建议做个活检,确定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再决定怎么手术!

可张大妈想到自己两个儿子都到了结婚的年龄,正需要钱,怎么都不愿意继续呆在医院里!

张大妈老公劝她做一个活检,他也放心一些,可没想到换来的却是张大妈的怒吼:这个肿瘤不管是良性还是恶性都要手术,家里就那么一点钱,用掉了,两个儿子还结不结婚?如果这些钱让他们都能结婚,我就是走了,也安心!

听到这些话,张大妈老公也非常的纠结,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当时就愣在了那里!

张大妈不再理会老公,直接走出了医院!

就这样,张大妈放弃了治疗!

几年过去了,张大妈的两个儿子都结了婚,可也花光了张大妈所有的积蓄,张大妈下巴的肿瘤一直没有手术,一天天地变大!

看着母亲这样,大儿子心里也不好受!那次,他和老婆从打工地方回家,当着父母的面说:这两年手里也存了几万块钱,暂时也用不上,要不先带我妈去医院,把这个肿瘤给切除吧!

听到大儿子这么说,张大妈心里别提有多感动,可看到大儿媳那没有一丝笑容的脸,她知道这不可能了!

张大妈委婉地拒绝了大儿子:你们现在挣钱也不容易,等以后你们生活再好点,你们不说,我就会去找你们的!

大儿子听到母亲这么说,可能之前也没有和老婆商量,这时候看了老婆一眼,发现老婆正在愤怒地看自己,大儿子不再接母亲的话了!

从这件事之后,大儿子就再也没有提出给张大妈切除肿瘤的事了!但每次从打工地方回来,都会悄悄地给张大妈留几百块钱!

而张大妈的小儿子自从结婚以后,所有的钱全部都给老婆保管,平时买包烟还要算计来算计去!

由于他没有出去打工,一直在村里,有时候手里没钱了,还要张嘴问张大妈借点,救一下急!

这个情况更不可能提出给张大妈看病了!

十几年过去了,张大妈老公先走了,留下张大妈一个人,她下巴的肿瘤一直没有手术,越长越大,她的脸也因为这个肿瘤压得往一边倾斜,不得不用一边的肩膀托着!

这就造成了张大妈的外表看起来有点吓人!大儿媳回来的次数越来越少,最后只有大儿子一个人回来,留点钱又匆匆地离开了!

小儿子一家看哥哥这个样子,也不愿意搭理张大妈,小儿媳还让自己的子女远离她!

张大妈心知肚明这些,平时就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需要帮忙的时候,也只是喊一下邻居!

至于邻居帮忙,她也会算得很清楚,不愿意邻居们吃亏!

为什么底层人们会过得很艰辛?

1、过度的节省,过度的为子女!

就像张大妈这样,生病了也不去看,就是为了让儿子结婚!

2、挣钱能力有限!

张大妈儿子也想给她看病,可是能力有限,仅仅够养家糊口,没有再多的钱给她看病!

3、太过算计!

网友三:

芯子是我们街上的一名拾荒者,对她的经历我不是很了解,但是我眼中的她生活很不幸。

我小的时候听大人说,在我们乡里一直有一个疯女人每天蓬头垢面,穿着破旧,在垃圾堆里面扒拉着,每次在街上时,我怎会忍不住看她两眼,我很好奇她是怎么孤身一人艰难的活下来的。

芯子有一点精神障碍症,俗称精神病,按理来说,这样的人不可能让她在大街上招摇,但是她有时又能保持清醒,许多人都见怪不怪,都没把她当回事儿。

我一直记得这个苦命的女人,小的时候,她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笨拙、木讷的行为,以捡垃圾维持生活的方式,让她在这个世界上艰难的活着,没有人敢当面挑逗她,因为谁也不知道她是否会突然想你扑过来。

但是我观察她的时候,要么是坐在路边,抱着一个红色的蛇皮袋子;要么是躺在垃圾堆里,安憩着自己的一天。没有人知道她的脑子里在想什么,她只是傻傻抓住自己那个偌大的袋子。

我小的时候曾经很想看看她的袋子里到底装了什么,一个不起眼的红色蛇皮袋,可能在人们的眼中是用来装垃圾的东西,但是,她却像抱着自己的孩子一样,很温柔,很可怜。

她每天漫无目的的徘徊在每条路旁,艰难的活着。

我不知道我下次回到家还能不能看见她,再看见她时她是否还会抱着那个蛇皮袋子呢?

我想,这都不重要,对她来说,活着,就是幸福。

网友四:

九十年代初,我刚参加工作。那时候很多工厂开始不景气,我所去的工厂也不例外,我们生产的产品质量非常好,有的家庭和个体户也能用到。

经常有个个体户去买东西,听师傅说:要是在以前,绝对不会卖给个人的,以前的产品供不应求。有个买东西的老头就说过:你们的产品,是我用过的最好的。

可是那个时候乡镇企业开始展起来,他们的东西有价格优势:非常便宜。但是也非常容易坏。

我去的那个工厂那时候已经不行了。一年里开不上几次工资。

很多工人没房子,又租不起房子,厂里为了解决这部分人的居住问题,就把后边不用的休息室一间一间借给工人居住,象征性收点费用。

有一次一个大姐问我在厂里溜达过没有,我说都没去过。不好意思去溜达。

大姐说我要去一个人家里你跟我去看看吧。让你看看咱厂的工人过得啥日子。

去的第一家还好,除了简陋,还算整齐。

出来的时候,隔壁房间有个女工抱着孩子现在门口,貌似有点面熟。

大姐说:**媳妇,认得不?我忽然想起来:她刚结婚的时候去过我们更衣室,两年不见,已变得不敢相认。

她笑笑的招呼我们:溜达玩呢?

大姐逗她怀里的孩子:宝宝笑一个。

她招呼我们进她家,大姐对我使一个眼色,进屋了。我也跟进来,我也好奇,这间房我以前来过。是我母亲以前曾经的更衣室。室内变化不大,北边靠墙的一排更衣柜没有拆除,可能被当做橱柜了。

东墙边放着一张床。这张床让我看的难以用语言形容当时的心情。床上铺着出货时为了防止产品破碎用的草毡子,草毡子上铺了一张已经破了洞的苇席。

大姐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她说你这咋睡觉呀?不扎人么?

那个女工有点不好意思的说孩子尿床了,铺单拿去晒了。大姐叹了口气,没说话。

出门时,我注意到门口晒了一个有点破旧的床单。

大姐等离开她家一段距离告诉我,她们家快吃不上饭了,现在夏天,青菜便宜,天天生拌青菜,就是拿盐调调,直接就馒头吃了,厂里打的开水,每天最贵的花销就是给孩子煮个鸡蛋。

那个时候,厂里这种情况不少,可是别人还有父母可以依靠,这两个父母都在农村自顾不暇。他们只能苦苦支撑。

没多久,我离开那家工厂,但愿他们现在过得很好。

网友五:

李阿姨年轻时为爱远嫁,中年丧夫,母女俩相依为命,娘家让她改嫁,李阿姨:女儿就是我的命,哪怕她不健全,我也不会抛弃她。

一大早,我就看到邻居李阿姨带着她女儿月月出门了,月月虽然走得很慢,但李阿姨也不催她,特意放慢脚步陪着她慢慢走。我很奇怪,按这速度,她们天黑都未必能赶回来,李阿姨为什么不抱着女儿走得更快呢?后来我才知道,这背后居然藏了那么多的心酸。

听我妈说,李阿姨也是个苦命人。她年轻时在广东打工时认识了她老公,为了爱情,她不惜远嫁到我们这边。两人婚后如胶似漆了一段时间,就开始为生活奔波了,她老公在家里附近的一家小厂开叉车,李阿姨也在那流水线上干活,直到她怀孕后才辞职。

孩子的到来给这个小家带来了极大的欢喜,丈夫为了能多赚点家用,每天下班后,还会开着摩托车去街上载客。妻子就安心在家养胎,并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看上去非常温馨。

在夫妻俩的期待下,小女儿月月很快就来到这个家,不过李阿姨没有婆婆,因为他老公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所以生小孩后,所有事情都得自己来,没人能帮她,娘家又在千里之外,让母亲过来也不太现实,一是老人家年纪也很大了,太折腾对身体不好,二来,侄子太小,还需要母亲帮忙带,要是她过来的时间长了,哥嫂肯定会有意见的。

就这样,家里只能靠她老公一个人赚钱养家了。但也还好,除了一些固定的支出,夫妻俩是能省则省,虽然生活过得比较拮据,但李阿姨是个很开朗的人,她能把小家布置得十分温馨,即使是再简单的菜,她也能炒出个花样了,是个心思非常细腻的人,哪怕丈夫外出工作,也是让他穿得干干净净的,让人一看就知道家里有贤妻。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家庭,却被一件突如其来的噩耗打破了。有一天,李阿姨突然发现小月月不爱走路,每次都要抱,虽说孩子小,爱粘人,很正常,但她也有1岁多了,每次走一两步就开始哭,要抱。她把这个发现告诉老公,但她老公认为,这没什么的,孩子还小,不爱走路很正常。李阿姨那会想,也许真是自己想多了,但她还是不放心,有时哪怕孩子哭闹得厉害,她也要让孩子多走几步。时间一长,她就发现,孩子走路的步调不一致,看上去有点像一瘸一拐的,她吓了一跳,希望是自己看错了,为了让自己安心,她强制让孩子不停的走路,结果却发现,孩子走路真的不正常。

确认这个消息后,她一下子就哭了,紧紧地把女儿抱在怀里,极度心慌上网查这是什么原因,结果网上出来的结果更吓人,全都是大病。她不敢继续看下去,心里也在不停地安慰自己,这一定是自己判断失误,一定是的。想到这里,她稍微冷静下来,立马打电话给老公,让他赶紧回来,她老公一听,也不敢有丝毫的耽搁,二话不说就请假回来了。得知女儿的身体出现了问题,夫妻俩赶紧把人送医院去。

到了医院后,在医生的指导下,他们带孩子做了一系列的检查,最后得出的结果是:先天性髋脱,也就是说髋臼及股骨头的发育不良,导致对位关系不好,从最开始的半脱位,随着婴儿的发育,最终导致全脱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孩子行走不便,可能会出现一瘸一拐的情况,如果不及时做手术,还会出现偏瘫,这一重击直接把夫妻俩都砸蒙了。

妻子当场崩溃大哭,用力抱着女儿,孩子也被她吓得哇哇大哭。丈夫也是眼眶通红,沉默不语,夫妻俩的背脊好像从这一刻开始,都莫名变弯了许多。

回到家后,李阿姨也没心思做饭,就是一直抱着女儿哭,他老公无奈,只能简简单单做了餐饭。吃完饭后,她老公说:“我刚才问了医生,孩子的病症虽说是天生的,但发现的早,及时做手术的话,治疗效果会好很多,早期费用也没那么贵,50000左右就够了,老天还是待我们不薄的。”

李阿姨听到丈夫说的话,她抬起头泪眼蒙蒙,看着爱人:“真的吗?真的能治好吗?月月以后可以跟正常的孩子一样走路吗?是不是我怀她的时候吃了什么不该吃的,都是我的错,她以后肯定会怪我的。”“不是,你想多了,只要治疗及时,女儿就跟正常人没什么两样,我们都那么爱她,无论结果如何,她都是我们的女儿。”丈夫及时打断了妻子的自责。

虽说五万块差不多是夫妻多年来的积蓄,但能治好孩子也值了。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收拾好东西,直奔医院了。在医院做好术前检查、缴费后,他们就在病房里忐忑不安地等着,因为近期做手术的人比较多,如果孩子的术前检查没问题,最快也得排到明天才能做了。

好在也没让他们等多久,术前检查结果很快就出来了,虽说有些小问题,但不影响做手术,医生安排月月的手术在第二天下午进行。就这样,一家三口在医院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对女儿来说,她不知道在这要面临的是什么,只是换了个陌生的环境,好在父母都在身边,也没怎么哭闹。

在漫长又焦虑的等待中,第二天下午就快就到来了,当女儿被推进手术室的那一刻,夫妻俩在门外焦虑不安地等着,生怕听到不好的消息。妻子不停地张望手术室,还时不时地抹下眼泪,丈夫也是双手紧握放在胸前祈祷,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语。

经过漫长的手术后,女儿终于被推出来了,医生告诉他们,手术很成功,但还需要住院一段时间,看看术后情况如何,夫妻俩喜极而泣。由于丈夫已经请假很长时间了,既然女儿手术成功,他得赶回工厂上班,家里的积蓄也快用完了,得赶紧赚钱养家才是。

跟妻子交代好后,丈夫就匆匆忙忙走了,只留下李阿姨一人在医院照看女儿。老天好像就是跟他们开了个玩笑,到此结束了?孩子的身体问题解决了,只需要好好养着就行,丈夫也回到岗位上去了,看上去一切都那么完美,殊不知底下隐藏的暗礁。

就在她们准备出院的前一天,孩子突然发高烧了,还不停地喊着腿疼,哭得令人心疼,李阿姨立马叫医生过来看,经过重重检查发现,原来孩子出现了术后并发症,她是肱骨头坏死引起的高烧,这个并发症比较厉害,如果不及时治好,以后真的就成瘸子了。

李阿姨接受不了这个结果,当初医生明明说好了,问题不大,做完手术好好养着就行了,怎么突然间就变成了肱骨头坏死,成终身残疾了呢?这让她闺女以后怎么活,怎么嫁人?对此,医生的解释是,这世上的任何一个小手术都有风险,只是机率大小不一致。

在隔壁床病友和医生的安慰下,李阿姨稍微有点理智了,她拿起手机想打电话给孩子爸,可两只手却使不上劲,颤抖得不像样,明明就是几个简单的号码,她却怎么也按不准,最后还是医生看不过去,帮她按了,电话一打通,她就哭着对手机那头的人说:“赶紧来医院一趟。”说完这句话,她不等对方回应就挂了电话,蹲在地上嚎啕大哭。

都说医院是见惯生死和悲欢离合的地方,像李阿姨这种悲恸的哭声,医院不知道每天都要上演多少次,那里的人都习惯了,也麻木了。所以,当大家看到李阿姨时,也只会用怜悯同情的眼神看一下,并没有太在意。

李阿姨她老公被她的哭声吓了一跳,不顾领导的不满,再次请假跑到医院,结果得知了这个致命的消息,这个老实憨厚的男人,一下子也忍不住红了眼眶,他看着病床上那个自己细心呵护的小女儿,因为刚退烧,整个人看上去焉焉的,没有一点精神。

看到他后,不停地叫爸爸,他走上前俯身亲亲孩子的脸蛋,女儿用手摸摸他的脸,疑惑地问:“爸爸,你怎么哭了,月月没有不乖,也听妈妈的话。”男人听到孩子天真的话语,只能紧紧地抱着她,不让她看到自己的眼泪,哽咽不已:“爸爸没有哭,月月最乖,爸爸是太久没见我家月月了。”“月月也想爸爸了,爸爸都好几天没过来看我了。”“爸爸去工作了,赚钱给月月买玩具、买好吃的。”

门外,妻子被父女俩温馨的画面刺激了,好不容易止住的泪水再次爆发,她捂住脸无声地哭泣,直到女儿抬头发现她,“妈妈,你回来了。”“嗯,妈妈刚回来。”妻子眼中带泪望着女儿,上前把父女俩一起抱着,女儿纯真的笑声回荡在小小的病房里,却显得现实如此残酷。

不得已接受这个噩耗的夫妻俩,在医生的建议下,尽快做髓芯减压术,简单来说,患者早期可以做这个手术,它可以降低骨头内的压力,缓解疼痛,能保证肱骨15年以上,延缓置换骨头的时间,这对于手头比较紧的家庭来说,是最有效的方法了,费用也不贵,大概在6万块左右。虽然如此,但这对于夫妻俩来说,压力还是很大的,之前的那个手术已经把家庭掏得差不多了,他们只能向亲朋好友借一点。

在凑齐手术费后,幼小的女儿再一次被推进了手术室,这次的手术时间比上次多了一个半小时,还好结果是好的,只需要卧床一段时间,不能长期走路,以后也尽量避免蹦蹦跳跳,平时也要多按摩,避免复发。

这个结果对于李阿姨一家来说,已经是很好的了,久违的笑容再次出现在他们饱受沧桑的脸上。孩子住院一段时间后,他们就带回家去养了,按医生的说法,手术没问题了,就回家养着吧。他们的生活再次回归正常,李阿姨也不着急出去找工作了,在家照顾女儿,每次出门买菜或逛街,她都是抱着女儿或背着,从不轻易放她下去走路,就怕骨头还没恢复好,虽然自己累点,但也安心,家里已经经不起折腾了,还欠了一堆外债,只能靠丈夫一人打工挣钱。

就这样日子一直平淡过下去了,可老天爷并没有就此放过他们。在月月5岁那年,孩子她爸晚上出去用摩托车载客,由于当晚实在是太大雨了,他没载到客,在回家的途中,因为下大雨没看清路,白天又忙了一天,就有些走神,一不小心就出事了,他被一辆左拐弯的大货车给撞了,人当场就没了。

这事在当时闹得挺轰动的,交警还特意查了一段时间的摩的,很多摩托车载客的,要么被罚款,要么车被拖走,大街上一下子就少了很多摩的。虽说大货司机没有肇事逃逸,还给李阿姨他们一家付了赔偿金,但人总是回不来了,那点赔偿金又能干什么呢?

丈夫走后,李阿姨整个人迅速变得苍老了,明明才40岁出头,看上去好像老了10岁的样子,她一个弱女子,带着女儿,把丈夫的后事处理完后,就退了房子,带着女儿回了丈夫的老家。当时她娘家人劝她,还那么年轻,改嫁不是更好,可李阿姨却不肯,她是个很固执的人,无论家里人怎么劝,她就是不听,最后只能任由她带着小孩回了农村。

回到农村后,她把孩子送去幼儿园,自己去附近的饭店洗碗,做小时工,这样可以方便接送女儿。当年的那两次手术终究还是给女儿带来了一定的后遗症,她的腿经常疼痛,不能走太久,有时走得久了,不但疼痛难忍,还会站立不起来。为此,李阿姨这些年还特意去学了一些简单的按摩手法,每天晚上回去都会帮女儿按摩。

虽说月月的后遗症有些严重,但母女俩每次出门,哪怕月月走得很慢,李阿姨也会放慢脚步陪着她走一小段路,而不是立刻抱她,等她喊累时,才会伸手抱她。原来,李阿姨觉得女儿大了,一直抱着走,会让她觉得自己与别人不同;二来,自己不能陪她一辈子,她以后还要出去读书、工作,要尽早适应走慢步的感觉,让她不觉得丢人;而且医生也说了,平时多走走慢步,对骨头也是有好处的。好在李阿姨的心思没落空,小月月是个性格开朗的人,哪怕她经历了那么多磨难,但从不自卑,见人也是甜甜的叫人,让人忍不住怜惜她。

如今几年过去了,李阿姨变得更加苍老了,月月也上小学了,生活上稍微好了点,虽说她女儿还是不能跟正常人一样蹦蹦跳跳,但只要走慢一点,就看不出异样,去医院复查时,医生也说比预期的好,看来李阿姨这些年的按摩还是挺有效果的。如今的李阿姨为了女儿能过得好一点,她平时除了去附近的饭店、工厂打临时工,有时还会去送快递,从未见她有过空闲的时候,但她也不抱怨生活,想必女儿能够健康成长就是她最欣慰的了。

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从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们每个普通人都在努力地生存着,哪怕遇到无数的挫折与磨难,但我们还是向阳而生。像李阿姨这样坚强的女人,在女儿出生后没多久,就遭遇了重病,接连做了两次手术,每天都为女儿提心吊胆;后来丈夫意外去世,她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宁愿带着女儿回老家重新开始生活,她也不愿意改嫁。

在她看来,女儿就是她的命,无论生活有多艰难,她都要把女儿拉扯大,这也是她对丈夫最好的交代,都说为母则强,为了女儿,哪怕再脏、再累的活,她都愿意干,如今她就希望女儿能够健康成长,考上大学,以后找份好工作,能养活自己就很知足了。

俗话说,人生很苦,很难,走下去不易,等下去很累,岁月纵横,人生的无奈,总有一份放弃,也有一份凋零。李阿姨就是我见过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她就像草一样,活得坚韧,像树一样,活出自己的高度,去庇护家人.如今女儿大了,她很快就要苦尽甘来了,希望她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标签: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