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真正节俭的女人是什么样的?
我见过最会节约过日子的女人,是我大姑子的大姑姐,现在生活在小城市里,有这样节约的女人真的是少之又少。听我老公说,我大姑子的这个大姑姐,她家在城里开着个汽车维修店,还在城里买了有两套房和一个商铺,存款至少有100万,一听这条件,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我她竟是那样节俭的一个女人。我去过她们家的那个维修店,是跟我老公一起去保养他的车。我跟她也见过两三次,我大姑子也说她那个大姑姐真的是太会过日子,舍不得花钱,不知道攒钱干嘛。后来,我大姑子说她大姑姐估计是遗传了她婆婆的基因,她婆婆也是那种节俭的女人,一年也花不了几个钱,就是爱攒钱了,不会享受生活。
看看她平时生活中节约到什么程度,真的是你想象不到的。
一、爱攒钱
有10块钱,都要攒成100块存银行去。她老公的工资全部上交给她,就都存起来了,平日里能不花钱就不花钱,就喜欢将钱存银行。
二、舍不得花钱
作为父母都舍得给自己的孩子花钱,可是她却是个例外。对自己的亲生孩子也舍不得花钱,花一分钱都觉得浪费。她家一儿一女,平时家里吃的饭,连菜都很少买,甭说肉了。都是她婆婆每个星期,在老家做好吃的让别人捎到城里给她们,怕孩子们吃不上。
搁在平时,她只给孩子吃点面,一点营养的东西都舍不得给孩子买,导致孩子营养不良,发育不好。儿子上小学3年级,是班级里最矮的,女儿是上一年级,都现在了还是经常便秘,因为吃不着菜跟水果。我大姑子跟她说孩子吃不好不长个,她就说是遗传的。
现在她的儿子大了些,也是说她,问她攒难么多钱干啥。但是你说你的,她还是做自己的,就是舍不得花钱。
她跟我大姑子是住在一个小区,她们俩出去逛街,人家从来是只逛不花钱,总觉得浪费钱。有一次,她们一起带着孩子逛,因为两个小闺女同岁,都是小女孩儿,爱美。她闺女看见卖的那个皇冠?,特别想要,也就十块钱。人家说买这干啥,又不能当饭吃,就走了,后来大姑子给买了两个,一人一个。
当父母的挣钱不就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吗?她这倒好,一分钱都是个宝,对自己舍不得,对孩子也舍不得。真是想不通,生活都过不好,存那么多钱干嘛。
别人买了房子,都是装修好了,把家里布置得很温馨再住。听我大姑子说,她这个大姑姐就是简单的粉刷了一下房子,客厅里就放了个沙发,连茶几都没有,电视更没有装,觉得买那些浪费钱。真的是没有床不能睡觉,否则,床都有可能不买。
跟亲戚朋友更是吝啬,只能她吃别人的,别人去她家,连口热饭都吃不上。我大姑子说,有一年春节,她们两口子还有她公公婆婆去她大姑姐家,眼瞅着晚上了,人家愣是没有提要吃晚饭的事情,最后我大姑子她们说出去吃吧,吃完饭我那个姐夫付了钱。本来去她家做客,就应该尽地主之谊,这为了不花钱,连自己的父母亲兄弟都舍不得让在家吃顿饭。
三、能省则省
她有一件风衣,穿了10年,每年秋冬时候都拿出来穿。就连她妈妈都说她,买件新衣服穿,她说还能穿了,不买。要不就是找她亲戚不穿的旧衣服,拿回来穿。
给孩子也舍不得买衣服,就等着我大姑子家闺女不穿了的衣服,她拿回去给她闺女穿,从小到大,都很少给孩子买衣服,都是要的我大姑子家孩子的衣服和鞋。有时候衣服都穿小了,还舍不得给孩子买件大的。硬是把有钱人的生活过成了穷人的日子。
回了家,不让孩子把家里弄乱弄脏,觉得洗床单那些也费水。电更是,家里不让多开灯,怕开灯多了浪费电,水电用多了还得花钱。
反正一分钱在人家手里也是金豆子,别人挣人家那钱可不好挣。只攒钱,不消费,最主要是舍不得给自己孩子身上花钱,不知道她节约省下来的钱,存银行里干什么。再苦不能苦孩子,可她就是钻钱眼儿里了。过成了别人眼里的穷日子。可现实是,有房产,有存款,就是舍不得拿出来消费!
主要她老公在人家多年的管教下,也不敢多言语。只是挣钱,然后给了她,她存银行。她把省下的钱存银行,觉得还能挣利息,如果花出去就觉得亏得慌。
别人问她,你攒那么多钱干嘛,她就说以后给她儿子。你说孩子小时候都舍不得给花钱,虽然有钱,但是最基本的吃喝拉撒都保证不了,攒钱还有什么意义呢?
社会百态,无奇不有!正常的家长,即使自己省,但是也不会在孩子身上抠搜,可她就是个例外,就是那种只认钱不认人。过于对未来担忧了。不过人家钱袋子是鼓鼓的,只是舍不得拿出来消费!如果有事情急需用钱,还是可以拿出来的。
这样的节约,我觉得是不可取的。最起码保证了自己家庭的生活质量,有了家庭幸福感,再节约攒钱,那样生活的才能更幸福些。
网友二:
年收入10w美元,每月仅花150美元。她22年不买内衣,一条内裤穿13年,但她用13年的时间在房产单价8到24万不等的纽约买下一套房子。
她叫桥本凯特,是一位资深注册会计师,受过良好教育,也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但每天下班以后,她需要去垃圾桶里寻找晚饭。开火做饭实在太贵了,每个月至少有17美元的最低消费,捡垃圾最方便又便宜。
在人均生活支出需要1300美元的纽约凯特认为超过100美元的支出是可耻的,多花一美分都会让桥本焦虑不安,究竟是什么让一个年收入10w美金的高级白领将节约发挥到极致?
她从来不会买家具,去垃圾堆里淘就好了,捡回来的椅子十分结实还能坐好几年,这让桥本兴奋不已。
桥本凯特觉得家里配备齐全的家电非常棒,它们正好不用她再花钱去买储物柜,如果拿来当电器用才是暴殄天物,还得支付电费,一点也不划算。
至于睡觉,日裔的她并不需要床,两张废弃的旧瑜伽垫叠在一起是厚度刚刚好的榻榻米,舒适且不用花一分钱。
但是,家里总有一些零碎的卫生纸、肥皂和洗衣液等日化用品的支出吧?这也难不倒凯特,垃圾桶就是她的百宝箱,报纸或废杂志上常常有免费的兑换券,至于卫生纸她发现了一个秘密。
公共卫生间的水池旁边有洗完手用于擦干的厚纸巾,桥本认为这些纸不过是沾了一点水,它们还是十分干净的,所以她将这些用过的纸收集起来,拿回家晒干,继续反复使用。
这波操作,常常惊呆旁人。
那人总是会有社交,家里也会来朋友的吧,这总该买点菜了吧?凯特非常热情地用垃圾桶里捡回来的食材招待了友人。
而且观感不佳的食物,压抑的房间让朋友们没坐多久就找借口离开了。
可到底是什么促使她这样极端的生活方式?
原生家庭的问题
桥本小的时候,妈妈觉得这个孩子长得不漂亮,好像又不怎么聪明的样子,言语之间非常刻薄。
妈妈经常说桥本凯特长得太丑,好像一头愚蠢的猪。一个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造就了她缺乏安全感,十分自卑的个性。
这让成绩优异,工作不错的桥本依旧没法自信起来,只想筑一个壳将自己包裹起来。
失业的经历
幼时的不幸已经给桥本打下了自卑的烙印,青年时期又因为一场失业造成的经济危机令她近乎绝望。
各种原因无法领取救济金,亚裔面孔遭受的职场歧视,还有失业后几乎是零的银行卡推着桥本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桥本凯特自己说过:“我是经历过绝望的人”,正是这份绝望练就了她独特的生存之道——极致的节俭。
虽然,她现在已经走出经济困境,但是内心缺乏安全感的桥本不知道绝望还会不会降临。
可能在很多人看来,桥本凯特的节俭近乎病态,但是她能从中获得极大的快乐和满足,也从未因为这个爱好影响他人。
除此之外,在寸土寸金的纽约,桥本凯特靠着这极致的节俭全款买下了一套公寓,她终于能给予自己一份安全感,再也不用担心自己会流离失所了。
网友三:
想起了一个报道过的,居住在纽约的日本的女人名叫“桥本凯特”,是我听说过的最节俭的女人了,没有之一,一般人真做不到。
她节约到什么程度呢,以下几点看看谁能做到:
1.上厕所不用纸,每次接一点水洗。(这一点就完胜了)
2.公共厕所的纸带回家。(这点倒是经常听说)
3.家具都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几乎所有家具)
4.自己的床是用垃圾堆里捡来的瑜伽垫拼成的。
5.8年不买任何衣服,衣服很多破着洞仍然坚持穿。(对女人来讲,实在不一般)
6.一条短裤穿13年。
7.袜子洗得薄如蝉翼,透着脚底板,仍然在穿。
8.几乎没有多余的电器,不装空调,洗碗机是房子原本带的,怕费电从来不用。
9.洗澡时,把衣服放在脚边,用洗澡水顺便洗衣服。
10.从来不去理发店,自己动手剪头发。
11.买东西只肯出一半的钱,老板好心卖给她,就当赚了,老板不卖,她再厚着脸皮把钱拿回来。(这心理素质、这抗挫折能力)
12.用垃圾堆里捡来的食物招待来做客的朋友,朋友吃了一口之后才知道,直接。
据说,这个女人本来是个会计师,原本并不这么扣儿,但是因为经历了一次经济危机而失业,从此以后就变成了这样。
网友四:
1.为了节省避孕套,安全期以外不过性生活,除非能领到社区免费发放的。
2.浑身上下的行头不超过100块钱。
3.给男人的生活费每个月只有200。
4.不给孩子报辅导班,自己辅导孩子。
5.不让男人买车,毕竟养车一年需要一万多,还需要租车位。
6.不让男人抽烟喝酒。
7.不吃外卖,想吃什么回家自己做。
8.不喝饮料、奶茶,只喝白开水,每天喝八杯水,补水又健康。
9.一个人在家,不开空调。
10.夏天,一家人挤在一个房间,为了省电只开一个空调。
11.不开暖气,楼上楼下都开了,屋里也不冷。
12.孩子穿的衣服,都是亲戚朋友家孩子穿剩下,送的。
13.手机上有各种app,薅羊毛,养鸡养狗之类的,家里的抽纸就没花钱买过。
14.炒菜的时候,少盐少油,省调料,还健康。
15.手机只有一个购物软件,拼夕夕。
16.不看带货主播,怕忍不住花钱买东西。
17.只要一个孩子,毕竟养孩子太费钱了,还费精力。
18.出门能走着,就不用骑车。
19.骑电动车上下班,在公司充电。
20.下班前在公司把手机充满电,
21.晚上八点去逛超市,蔬菜水果有很多便宜处理的。
22.蔬菜水果只吃应季的,便宜实惠,冬天就是白菜土豆萝卜,夏天主要就是茄子辣椒豆角冬瓜黄瓜西红柿等等。
23.每周只吃一顿肉菜。
24.平时每顿饭只炒一个菜。
25.不去电影院,在网上下载,放在电视上看,有助于增进夫妻感情。
26.不开通视频会员,有视频软件可以看免费的。
27.去超市自带购物袋,每次节省好几毛,既省钱又保护环境。
28.不买垃圾袋,用买菜的塑料袋当垃圾袋。
29.不买垃圾桶,油桶剪掉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就是垃圾桶。
30.不买睡衣,老公的大T恤当睡衣。
31.不买抹布,旧衣服剪开当抹布。
32.衣服手洗,省水省电,水存起来冲马桶。
33.淘米水,洗菜水用来浇花,花肥都省了。
34.夏天买羽绒服。
35.换季时买衣服,便宜许多。
36.八月十六去买月饼。
37.养成按时在公司排便的习惯,节约家里的水。
38.牙膏用完了用剪刀剪开。
39.小块的肥皂,用丝袜装起来继续用。
40.保温杯不离身,出门不用再买矿泉水。
41.去免费景点旅游,收费的项目一律不参加。
42.内衣袜子,在地摊买。
43.平时都穿工作服,很少买衣服。
44.不和闺蜜一起逛街,怕忍不住花钱。
45.洗发水,牙膏都买超市货架最底层的,便宜好用。
46.洗澡用肥皂,不用沐浴露。
47.搞活动的时候,多买点纸巾,牙膏,肥皂之类的囤着。
48.快递盒子,不用的书籍,塑料瓶子,存起来卖废品。
49.手机用亲戚换下来的旧手机。
50.不烫头不染发。
51.不去美容院。
52.不留长指甲。
53.留短发,好打理,洗头省水省洗发水。
54.每天记账,盘点花费情况。
55.家里只有一盏灯亮着。
56.不办健身卡,自己跑步健身。
57.按时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58.不买化妆品,大宝用四季。
59.不过纪念日。
60.家里有理发器,不让老公去理发店,自己给他理发。
节约是美德,你还能想到哪些节约的方法呢?
网友五:
我表姑,叫庆娟。年轻的时候,父母把庆娟嫁给了村上的一个橱子。姑父虽然看上去憨厚朴实,但却有个不好的嗜好——喜欢喝酒,有时候喝了酒之后,还会对表姑动手。
后来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表姑才会从家里跑了出来。那时候正好是冬天,庆娟姑姑又不知道我们家的详细地址,也不知道我爸和我妈在哪上班,她只记得我爸是在木材厂上班。
于是,她就跟火车站里的工作人员打听,人家跟她说,城里就2个木材厂,一个是在城南,一个是在城北。我表姑她就拎着包,一路走到了城南木材厂,结果正好碰到了个我爸的一个朋友。
然后我爸的那个朋友,就带着我表姑,找到了我爸。一见面,我爸见到身着单薄的表姑就问:“这么冷的天,你怎么连个棉袄都没穿就跑过来了啊?”说完,就去厂里给她找了一件厚棉袄披着。
还没下班,我爸就交代表姑等一会,等下班之后,我爸就把表姑带回家了。还特意嘱咐我妈去多买点菜。晚上在家吃饭时,我妈一听,表姑是从家里跑出来的,于是就让我爸去给表姑家里打个电话宝生平安。
庆娟显得很激动,赶紧拉住我爸说:“嫂子,你要是打这个电话,那我可就没活路了,你家我都不能再呆下去了!”说完,站起来就要拎包出门。我爸妈不明所以还继续劝说表姑,你起码也得跟你老公讲一声你去哪了吧?
不管爸妈如何劝说,表姑是铁了心了就是不能通知家里。见此情形,我爸妈也隐约猜出这里必有隐情,此事就不再提了。正好我爸那时候在厂里的食堂上班,于是就安排庆娟姑姑去食堂干活。
我们那时候住的还是平房,二间屋子,中间是堂屋,院子里有个厨房,本来我爸是想在厨房边上,给庆娟姑姑单独搭一个屋子的,结果,人家厂里不给搭。
索性,我爸就把庆娟姑姑给安排去了厂里职工宿舍。庆娟姑姑发了工资,就会给我爸买瓶酒,然后再买点毛线,有时候还会买点糖块给我,然后剩下的工资她就攒着。
转眼到了来年的秋天,我妈见庆娟姑姑还只穿了件单薄的衣衫,就去街上给她买了件毛衣。结果,庆娟姑姑去食堂干活时还舍不得穿,把毛衣脱下来放在了宿舍里,等下班了再把毛衣穿着来我们家吃饭。
因为厂里有工作服,所以庆娟平时也不怎么买衣服。而且木材厂,隔三差五还会发点洗发水,肥皂等等,所以她不管是洗手,还是洗脸都用厂里发的那个老肥皂。
庆娟还会把厂里发的洗发水给攒下来,然后拿去卖给厂里的同事。后来冬天的时候,我爸见她在厨房干活手都被冻坏了,就让我妈去给她买了瓶护手霜,都知道她舍不得给自己买。
因为她就在食堂上班嘛,所以平时食堂剩点馒头,咸菜之类的,庆娟姑姑就会顺便也带点回宿舍去。厂里放假的时候,她就在宿舍里吃点咸菜和馒头。
在厨房干的时间久了,庆娟认识了一个采购员。因为她毕竟不是厂里的正式职工嘛,所以她就让那个采购员,给她在厂外又介绍份工作,是在一个饭店里,给人家洗碗。
晚上庆娟姑姑在人家饭店里洗完碗之后,她还会拿点厨房里的剩菜回去。因为她出去到外面的饭店上班了,所以也就不方便再住在厂里的职工宿舍了,于是我爸就在外面给她租了个房子。
她之所以会下班后去捡点厨房里的剩菜,其实就是为了省点买菜钱。我妈有时候招待她来家里吃饭时就会说:“你在外面打工也不容易,干嘛还这么节约啊?”
结果,她却笑着说:“反正饭店里的菜也都是当天从菜市场买的,有些就是不好看了,吃还是一样吃。正好还省我买菜了呢!”
庆娟姑姑就这样,一边在人家饭店里打工,一边在城里找工作。后来有一次年底的时候,表姑父过来了,好说歹说庆娟姑姑就是不愿意跟他回去,表姑父说既然庆娟不想跟他在一起生活了,那干脆就离婚吧!
其实那会表姑父在乡下又谈了个对象,所以才会跑过来找庆娟姑姑离婚的。庆娟也很爽快,一听表姑父要跟她离婚,当场就去和表姑父把婚给离了。
离完婚之后,我爸妈也给庆娟介绍过对象,但是庆娟却总是说,她不想再婚了,一个人过日子也挺好的。因为她害怕再找一个跟表姑父似的,喝点酒就跟他动手的男人了。
有一次我爸听厂里同事讲,其实王叔,他对庆娟姑姑就有点意思。于是,吃饭时我爸就对庆娟姑姑讲:“食堂里的那个王哥就挺好的啊!人家还给你介绍了份工作呢!”
庆娟姑姑一听,就撇了撇嘴说:“他又懒,又馋,花钱还大手大脚的,我可不想跟他过日子啊!”
我妈笑了笑,开玩笑似地说:“那人家是正式工,工作好啊!”其实我妈也是好心,想让庆娟姑姑再找个男人嫁了,毕竟庆娟姑姑一个人在城里也挺不容易的。
庆娟姑姑也犟,不管我爸妈怎么给她介绍对象,她就是不谈,就一个人过,就连她家亲戚给她介绍对象,她也是一概不理。
渐渐地庆娟姑姑靠着打工,省吃俭用手里攒了点钱,就在我们那边厂区宿舍大门口,开了个早餐店,有时候我妈招呼她来家里吃饭,她还会拎点馒头过来。
早餐店生意一直不错,赚到钱之后,庆娟姑姑就在我们家后面,买了一套60平方的老房子。因为她觉得我爸妈对她是诚心诚意的好,所以就想跟我们住得近一点,然后这样她在城里还有个亲戚可以走动。
买房时,我爸就说:“你手头宽不宽裕啊?手头不宽裕我就借点给你啊!”
庆娟姑姑却笑了笑说:“我攒的钱都可以买2套房子了呢!”
我妈一听,就开玩笑似地说:“那你再买一套给我们去住,我们也想搬去住楼房啊!”
庆娟姑姑一听,当场就拍着胸脯说:“可以啊!等我再攒点钱之后,我就去给你们也买一套啊!”
因为我爸就在木材厂上班,所以后来我爸就找厂里,买了一批木材,给庆娟姑姑打了一套家具。庆娟姑姑搬家的时候,我妈又给她买了点锅碗瓢盆和一床被子。
庆娟平时就靠着勤俭节约,不仅买了房,还买了辆摩托车。当时那会大多数人骑的还是自行车,路上摩托车很少见,她为了方便做生意,就买了辆摩托车。
庆娟姑姑家是一楼,那小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板板正正。屋里还摆了几盆兰花,因为她说以前住在乡下的时候,她家院子里就种着兰花,所以庆娟姑姑就在她屋里,也摆了几盆兰花。
有一次,我和爸妈去庆娟姑姑家吃饭的时候,我见她家院子里还摆了个沙发,就开玩笑似地说:“庆娟姑姑,你这么节约,怎么还把沙发扔在院子里让它风吹日晒的啊?”
庆娟姑姑一听就笑了笑,说:“那是个旧沙发”
原来,那沙发是庆娟姑姑在小区里捡的,搬回家之后,本来她是准备把那翻新一下的。结果庆娟姑姑平时又忙,所以就先扔在了院子里,想等闲下来时把沙发给翻修一下,然后再搬回屋里去用的。
庆娟姑姑就是这样,为了节约,家里板凳、沙发都是捡的,平时在家也不怎么炒菜,有时候买点鸡、鸭,就会拎到我们家去,吃完了,她再端一碗菜回家。
夏天的时候,虽然那会没什么空调,但是基本都有电风扇。结果,庆娟姑姑为了节约点电费,人家连电风扇都不买。
春、秋天的时候,庆娟姑姑还会在院子里种点蔬菜,像是青菜,青椒之类的蔬菜。就连平时她家早餐店里的包子,她都会拿点自己院子里种的青菜去包,说是为了节约包子的成本。
冬天冷的时候,庆娟姑姑就不在家住了,而是直接搬去早餐店住了,因为住在店里方便啊!不仅省地来回跑了,而且早上要蒸馒头,店里还暖和,正好还让她节约了点取暖费呢!
就这样,庆娟姑姑就靠着节约,去年夏天的时候她又去市里,买了套100个平方的房子。后来,她就把当时买的那套60个平方的老房子给卖了,然后搬去了市里。
因此,庆娟姑姑,就是我见过最节约的人。
其实庆娟姑姑她不仅节约,而且还踏实肯干。刚进城时,她就是个菜农,后来在厂里上班,虽然赚了点钱,但是她却没有肆意挥霍。虽然离婚了,但人家靠着自己的勤劳,不仅买了房,还买了车。
搬到市里之后,庆娟姑姑就去饭店里找了份煮面的工作。听我爸讲,庆娟姑姑还是会蹭人家饭店里的剩菜剩饭,还开玩笑说要节约点,好攒点钱养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