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社会最底层的人活得有多苦

2023年02月16日 网络文摘 暂无评论

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底层。最底层的就是农民工了,因为我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工,最有体会了。

现在的农民就算家里有几分地,也没有人靠种地养活一家人,大多数人都选择务工,有点就近找个工作,无非就是工地,工厂,近点的一般工资都不会好高,能够一家人平时开支都不错了。还有就是去发达一点沿海城市,工资高点,花销也大。一年或几年回家一次。丢下老人小孩。留守儿童,留守老人也是个老话题了,就不讲了。

然后就是吃穿住行。

吃的基本没有大问题。吃好点差点就差别大了。有成千上万一餐的农民工基本消费不起,好点的就自己买菜做饭,再次就工厂食堂,有好有坏。

穿的现在也没有啥问题,只要干净整洁。一年也买不了几次新衣服。舍不得啊。几十块的衣服看不起,几百的衣服买了要穿几年。

住的呢,再来外面买房子的也多,成房奴的更多。租房的占大多数。4,5百的房子都闲贵,好多人租的房子都是本地人不住的老房子,老破小。

交通。在东莞深有体会。马上电动车要上牌了,摩托禁了。买得起汽车的也有,少数。多数人都是电瓶车,上班下班用,想去远点的地方,公交不方便,打车也贵啊。

除了吃穿住行基本开支,还有小孩学费,生活费。随便一个幼儿园一期几大千,好点的也不要去想了,义务教育也只针对本地人。不敢生病,随便一个感冒就能花一两百。现在因为疫情,药店也下架所有的感冒药退烧药,小点的头疼脑热,拖吧,拖几天再说。

每天上班下班,两点一线。时间也长,普通工人不靠加班是拿不几个钱的。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工厂找的工资除了基本消费,能剩下多少啊 。农民工都是混,混日子,混自己变老,混小孩长大。年轻人不敢结婚,动不动就是要房子车子,彩礼。结婚了的不敢要小孩,一个小孩养大都不容易。

底层的生活就是如此,每天都在拼命地活着。

网友二:

妈妈已70岁,一位癌症患者。从小家里就穷,因为姐妹很多九女一男,计划生育紧张,20几年前农村多半重男轻女,但妈妈为能生儿子就生九个女孩,第十个男孩我弟弟。包括生孩子东躲西藏为逃避计划生育在外面生几个姐姐相继送人,老三,老五,老六三个姐姐送人,实在没办法。送给家里没女孩的亲戚!

但在父母身边还有我们七个,最终没逃过计算生育追查,由于超生弟弟罚款1万多,听妈妈说那时四姐被罚四五千。并且我还是个黑户,直到09年天津上学要户口实在没办法,妈妈费一些力才找人把户口给上了,我终于算是有身份人了。

父母都是农民为生,一年辛苦下来的粮食到冬季才能卖一两千,每天都觉得父母起早贪黑,面朝黄土背朝天过得很艰辛。天还没亮等我们醒来已不见父母,早早都出山干活,那时多努力还是没钱。

记得有次妈妈去镇子赶集坐最早班车没吃饭,也忘记拿馒头。她说饿了一天,直到晚上十点坐熟人拖拉机回家,说班车费要好几块钱,拖拉机不要钱能节省几元,赶集是为了卖些南瓜籽,说她特别饿准备买个油饼,一问价格五毛太贵,准备买袋方便面还是五毛。最后她没舍得饿的浑身出汗,胃里难过,饿过时就不饿了。因为那时妈妈从来没吃过方便面是啥味道,心想偿偿但放弃了。
妈妈目前70岁,没花钱为自己添件新衣服,大姐那些都结婚早,自结婚后姐姐就不停给妈妈买好吃买新衣服有,时偷偷给零花钱。
总之有太多,真的一辈子妈妈太不容易了,说起来虽都是小事,可记忆犹新。

记得八九岁时,我没见过香蕉跟姐姐还有弟弟从未吃过。有次夜里都熟睡了,爸爸从外面回来挨个叫醒,睡意朦胧。爸爸直接说看买啥好吃的,你们没见过也没吃过,记得三根香蕉。爸爸说:“香蕉”,像月牙外皮黄,香蕉可贵三个都五六块,妈妈说那么贵买干啥,爸爸说:买回来让几个娃偿偿还没吃过呢?

当时爸爸就拿小刀给我们切开一人一半,记得弟弟切得最多的一块。妈妈没有吃,说不爱吃,爸爸说在外面已吃过。咬第一口香蕉真味道让流连忘返,绵绵地说不出哪种美味,心想世上还有这么好吃的东西。到现在还能想起吃小半截香蕉味道,就想等长大赚钱一定要把好吃香蕉多买多吃。不一会儿半截香蕉吃完!

在学校,看见家庭比较好同学每天都带干脆面,看见好好吃坐在一旁的我只能光吞唾液,课间十分钟她们都拿出来吃,咬时咔嚓一声爵起来脆脆的,觉得特别好吃。有的同学吃腻了,桌子上,地下撒得干脆面渣趁人不注意就捡起来偿偿味道,原来真的很好吃。

问父母要钱买支铅笔都很难,一支铅笔才一两毛,每天就拿大拇指或小拇指那么短的铅笔写字被老师总说。那天我气急回家,爸爸外套在炕头放着,知道钱身上一直装,就趁父母不注意。偷了爸爸十元钱,第二天就买了好多吃的,干脆面,还有跳皮筋,还有铅笔。下午回家被爸发现给我妈说,他钱少了问我和弟弟谁拿了,弟弟说没有。那就是我,跳皮筋哪来的,我就说买的,不过十元没花完还剩几元。被父母叫做小偷,小了偷针大了偷金,爸没打我,妈把我一顿猛揍。当时就埋怨为什么把自己生这个平穷家庭,一辈子都是穷,在学校被人排挤,这家里严重重男轻女,那时有轻生想法,特别恨自己活着。真的!小时候的想法…………

还有一次,八岁左右帮四姐带孩子,她们上山种地,姐姐安顿让把孩子看好,孩子哭的时候炕栏那儿放根火腿肠醒来给剥的吃。孩子醒了,就去剥开打蒜给喂,红色外皮也是第一次见,用舌尖舔舔没想到咸味肯定不错,咬一口吃下去真好吃。多半我吃了,给小孩子吃一丁点。姐姐回来悲剧了,后面就不用说啦……………

家里真穷,每年秋季雨季太多,庄里孩子下雨都有雨伞搭和雨鞋穿。我们家没一双雨鞋,有一双还是奶奶手里留下来短腰雨鞋,要看谁脚适合谁穿。七姐,八姐,我,还有弟弟,一到下雨天上学就迟到。去学校路上衣服下湿不说,穿布鞋湿透能拧出水并且还迟到,其别学生早操都跑完了我们还要站一排排挨老师批评。衣服,鞋子都是湿的就等下午放学回去,穿在脚上和身上的衣服已经干了。去学校没雨伞,家里就一把雨伞,爸爸出门放羊还用,我们去学校就用塑料袋子做个雨衣套头上,有时鞋子套个塑料袋…………

哎!太多,真的,好多好多故事,好多底层人的艰辛,写不完也说不完。

网友三:

只有底层的人,才能看到社会的阴暗面。

只要有基本的劳动能力,不需要什么专业技能,在工厂打工一个月就能挣两三千块钱。如果一个年轻人身体好,肯吃苦,或者有点技术,月收入很容易达到四五千。如果有一点门路,跨国打工,那月的收入很可能破万。这都是完全没有任何学历的。

为什么有6亿人月收入不到1000?并不矛盾。6亿人月收入不到1000。这个数据不假。真正的底层的人面对的不是知识的匮乏,而是智力的匮乏。不是生产能力的限制,而是生活能力的限制。这些约束把他们拖垮了,无法进行长期稳定的生产和积累。

如果你处于社会的底层,没有文凭,没有任何专业技能,但你对自己的人生有明确的规划,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目前的积蓄和赚钱能力,并据此设计自己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方式。如果你不酗酒,不买彩票也不参与其他种类的赌博,也不被异性骗,那么其实你是社会底层的最好的。

我必须指出,这种人在底层的比例相当小,我用肉眼猜测只有20%。由于样本量小,这个数据可能因个别观察而有所不同,但绝对不可能超过50%。

大部分没有技能的人过着非常迷茫的生活。在工作和睡眠的间隙,他们的时间基本上必须被醉酒填满。酒精中毒并不能真正缓解疲劳,反而会破坏身体,使人很快丧失工作能力。很多四五十岁的人因为酗酒患上各种慢性病,丧失劳动能力。

事实上,当局者迷。如果你是在那种环境下长大的,你很难走出这种迷茫的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下,有能力独立的人,才是现实中的佼佼者。如果他们能做到这一点,学习一些复杂的技术甚至获得学位的话下。相应的,他们不再处于底层,因为他们的心智已经远远超过底层,甚至远远超过社会的大部分人。

网友四:

2001年,由于机构改革,原单位撤销,我被分到比较边远的单位,在城乡结合部,那时单位没有食堂,每天中午我们几个小年轻结伴在路边小饭店吃快餐。

一天来了一个老人,非常黑瘦,大约有70多岁了,有点陀背,背着一个旧布包,里面是一叠报纸,老人怯生生的问每一桌要不要报纸,一份0.5元,一些食客不耐烦的挥手并呵斥,老人不敢打扰不再言语,一个中午下来也没卖出几份,他只能转身去其他店。一连几月,每天如此,从不见他吃东西,当时单位都订有报纸,没必要买,但我见老人太辛苦,就坚持每天买他的报纸带回家给父亲看。一来二去,大概也知道老人孤苦一人,那时社会保障体系还没现在那么健全,老人不出来挣钱就没有饭吃。

就这样日复一日成了习惯。大约半年后,连续几天不见到老人,不禁问了平时和他来的同伴。同伴叹了口气,说老人每天凌晨3点起床去早市批些菜来卖,前天凌晨出去,被一辆醉驾车撞出几米,人当场就没了。可怜的老人,最后身边陪伴他的只有那个背包。

一连几日,一想起老人心里很是酸痛,一个耄耋老人,没有享福的命,致死还在为三餐拼命。从那时候起,我对那些为生活奔波的底层百姓充满了同情,并尽力帮上一把。因为心里总浮现老人那双哀求的双眼。能帮就帮吧,帮他们一点,让他们至少对生活还保留一丝希望。

网友五:

我手下有一位工人66岁了,他从年轻的时候就干工地,干了几十年如今生活依旧很艰苦。这么大年龄的工人其实我不想要,但我若将他赶走,他的生计怕是彻底断送。
王大爷和我是一个村子,家风不是太好,主要原因有两个不成器的儿子。我和他的小儿子是同学,他爱偷东西,人长的也黑,有一个外号叫作“地雷”。长大后我们各奔东西多年之间都不来往,虽然不来往但一个村子的人,还是能知道他的部分经历。

小偷小摸是常有的事,进出派出所不下5次,有一次还被判了一年半。如此的作风自然是找不到媳妇的。王大爷很着急,求着媒人给他说了一个媳妇,十多万的费用花光了王大爷所有的费用。

小儿子结婚后与对象出门打工,但本性难移的小儿子入室盗窃,被判了3年。新媳妇一看这种情况直接回娘家了,刚怀孕的孩子也打掉了。

等三年之后出了狱,这个小儿子去了厂里干流水线,每个月3000左右的工资不够他自己花。如果有朋友想去探望他的话,厂里是绝对找不到的,想找他只能去网吧。没错,他成了网吧大神。

王大爷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子能结婚生子,于是他独自去找离家出走的儿媳妇,给亲家说好话,就差跪下了。但不管怎么说,媳妇就是不回来。目前为止小儿子已经31岁,依然是网吧大神身无分文。

王大爷的大儿子也是一位光棍,同样也是媳妇跑了。因为这个大儿子有家庭暴力,媳妇不堪受辱选择了逃避。

大儿子比小儿子还废,也不打工也不出门,每天呆在家里躺着,打打麻将,斗斗地主,没钱了就给王大爷要,这就是大儿子的生活。

不管儿子如何,王大爷还是要生活的,因为年龄大,多大工地都不愿要他。哪怕是一个村子的人都不要他,即使少拿工钱都不行。

最后他找到了我,希望跟我去干活,赚点生活费。如果不是父亲的介入,我也可能将他劝退。因为工地上比较危险,年轻人都有可能出现意外,更别说他这位66岁的老人了。

我给他安排了最轻的活,打打下手拿拿东西,工钱也没少给他,同时给所有工人都买了临时意外险,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其实像王大爷这么大岁数的人,工地上也并不少见。本是退休的年纪,却像个小伙子一样卖力生活。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底层人的生活大多如此。可能很多朋友注意过。每当城市修路的时候,总有一些五六十岁的老人在路边挖土,种花,打扫卫生。这样的人大多来自农村,没有养老金,家庭生活不好,只能选择出来干活赚钱。

我认为大部分打工的老人是被儿女们拖累的,孩子买房结婚基本花光了所有积蓄,之后还房贷,养孩子,哪有能力照顾好老人呢?

网友六:

我父亲今年才56岁,就已经驼了背,头发白一大半,满脸沧桑,看上去比同龄人大十多岁,每次回家看到父亲的样子,都会忍不住红了眼眶。
我家在粤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是地道的农民。

我家姐弟四个,我是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别人为什么要生那么多,我们那比较重男轻女,家里得有男孩),小时候家里很穷,住的房子是泥瓦房,下雨天会漏水那种,饿肚子也是常有的事,穿都衣服都是补了又补的。

随着我们姐弟几个的相继出生,家里的开销越来越大,无奈之下父亲只能出门打工,母亲一个人在家照顾我们。

我奶奶在父亲3岁的时候就去世了,爷爷在我5岁的时候也去世了,父亲外出打工后,母亲在家里连个搭把手的人都没有,既要照顾我们姐弟四个,又要种田,种菜,砍柴等,做很多农活。

而父亲因为没有文化,出去打工只能干苦力活,去帮别人搬石头,切成石板,一天做十三四个小时,一月才两三千块的工资,勉强够养活一家。

随着我们姐弟几个渐渐长大,家里的开支也越来越大,无奈之下母亲也跟着父亲一起出去打工了。

记得那一年我才14岁,大妹11岁,二妹8岁,小弟4岁。父母出去打工后,我就接过的照顾弟弟妹妹的活。

每天6点多钟就得起来做早餐,然后把她们叫醒,吃过早餐,把家里的鸡鸭喂饱,然后一起去上学。好在,学校离家并不远,走路半小时就能到。

晚上放学回来,我就得去田里,或菜地里忙活,又或是到山上去砍柴,二妹则负责做饭,照顾弟弟妹妹等家里的活。

父母没在身边的日子真是太难熬了,因为所有人都会来欺负你,村里只要是有人丢了东西,他们都会说是我们姐弟偷,而我们种菜,他们就能随便摘。

在学校里,也是受同学欺负的那一个,有些同学总会嘲笑我们是没有父母都野孩子,看你不顺眼的时候还会过来打你几巴掌。

那时候我最讨厌的就是冬天,因为冬天很冷,一不小心我弟弟就会生病,我就需要没日没夜地照顾他。

每到寒暑假的时候,父母都会把我们姐弟几个接到他们工作的地方住几天,我过去之后,才知道他们工作原来是那么低辛苦。

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父母早上5点钟就要起来干活,把石头搬到机器上固定好之后,再切割成一块一块,之后再把切成的石板搬到固定架子上放好。

从早上五点就一直重复着这些动作,除去吃饭的时间,要做到晚上11点才下班。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我初中毕业,一是因为我要到县城里上高中需要住校,只有周末才能回家,没有办法再照顾弟弟妹妹。

二是因为父母也知道我们几个孩子在家里的情况,他们不放心,所以母亲回来了,生活的重任又压在了父亲一个人身上。

为了把我们几个养大,父亲没日没夜地干活,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一连外套穿了6-7年,已经洗得掉色发白,补了又补都舍不得扔,鞋子破得都露脚趾了,还在接着穿。

母亲从未穿过裙子,没做过头发,没有任何首饰,买件20块钱的衣服都舍不得,只为让我们姐弟几个吃饱穿暖。

如今,我们姐弟四人已经长大成人,有不错的工作,有能力去回报父母,已经他们提出过无数次,不要再去工作了,在家好好休息就行。

可父亲总是笑笑说:“趁着我们现在身体还错,多工作几年存点钱,以后尽量不给你们添麻烦。”

我的父亲现在还在上班,只不过是没有再做搬石头的那种体力活,而且在城里的小个小区那做保安。

母亲则在给我弟弟带小孩,照顾弟弟一家的饮食起居,儿孙环绕,其乐融融!

父母为了我们姐弟几四个,辛苦了大半辈子,现在总算是熬出头了。如今,我们也将尽自己最大的女儿,让他们安度晚年!

网友七:

一位在阿富汗旅行的中国小哥,这天跟朋友在街上行走时,他们看到了在街边有四个小女孩很可怜地跪在路边,在寒风中冻得发抖!

小哥的当地朋友告诉他,这些小孩子每天都跪在路边,是想向以他们身边经过的人们乞求食物,孩子们的家里都很穷,根本没有食物,每天孩子们从家里跑出来跪在路边乞求食物,他们的旁边正好是一家卖食物的小店,孩子们最渴望的就是人们在店里购买食物时能分给他们一点点来让他们吃,这样就会每天饿肚子了!

小哥看着这些跪着乞求的孩子们,实在于心不忍,便过去跟孩子说话,要孩子们坐下来不要跪着,问她们的情况才得知,这些小女孩全部只有几岁大,最小的才5岁,家里没有食物,每天很饥饿,只能来这里向人们乞求食物!

小哥决定帮助这些孩子们,他亲自去旁边的食品小店,买了一大袋的摊饼,然后分给了每个小孩十个饼,因为不仅这些小孩要吃,也许他们家里的父母和家人也正在挨饿,他们拿着饼可以给家里的人也能吃一顿饱饭!

小哥还有一次在巴斯坦旅游时,有一个小女孩跟在他身后,他看到小女孩的样子,就知道了小女孩是没有食物太饿了,想寻找帮助,小哥义不容辞地给小女孩买了食物给他吃,而且还跟着小女孩去看望她的家!

小女孩带着小哥回家,小哥竟然发现她连鞋子都没有,光看脚走路!

去到了小女孩的家里,她的家是如此破旧,连墙都没有,就是一个四面透风的破帐篷子,都是捡垃圾堆里的材料搭成的,一个不能遮风挡雨,不能御寒的“家”,心酸得更人动容!

网友八:

现在哪还有底层,已经人民当家做主了,人人平等,就说我们村,现在都不穷了。

记得小时候,我们村最穷的一家人,现在也翻身了,在郑州开了好几个店,生意做的还不错,生活有滋有味。

秀才问答第二十九条,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关注。

小时候,那个年代,农村还是比较落后的,但是他们家是最穷的,大土坯房,围墙都塌了四五年,愣是没钱修。

一家四口人,冬天每人一个破棉袄,能穿一个冬天,衣服袖子黑的发亮,闪闪发光的那种。

也没人愿意跟他们家孩子玩,就穷到这种地步。

不过后来生活越来越好了,一家人出去做生意,生意也越做越好,现在人家家里非常有钱,两个孩子都在郑州买房成家,人家在郑州有七八个店面,日子相当潇洒。那可都是一刀一枪拼出来的。

现在全村人都过得很不错的,非常幸福,年轻人基本上都买房成家了。

这都得益于我们的好领导,领导的好,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我们应该心存感恩,回报社会,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啊。

看看伊拉克,看看阿富汗等等,哪个不是水深火热,哪个不是颠沛流离,就连高大上的美国,也经常动荡,只有我们和平而幸福。

人要知道满足,懂得感恩。

当家做主才有优越感,才使得我们站起来了,我们的崛起指日可待。

标签:

给我留言

Copyright © 小虎博客 保留所有权利.   Theme  Ality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