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多少人的辛酸人生
我妈妈住的那附近很多都是云贵川过来广东务工的,做得最底层的工作,男的工地上班,女的做手工,他们租的房子160一个月,还要三家人合租,穿十几块的衣服,平时都是炒一个素菜,周末晚上加餐吃点好的,你看着他们觉得他们过的很苦,却不知他们大多数存款百万左右
很多人对于云贵川的人都有一种评价,觉得他们很能吃苦,确实如此,大多数农村出来工作的目标都是简单一致的,挣钱供孩子上学,存钱建房子亦或是买楼房给儿子娶媳妇儿,为了这个目标,他们根本不在乎做什么工作,住那里,吃什么?
我妈附近有一家,两夫妻四川人,夫妻俩都是60多岁了,白天上午三小时和下午三小时都去附近的菜市场搞卫生,扫垃圾(带着两岁的孙女一起去市场),每每要出门时,两岁的孙女自己都知道爬进那个垃圾车站好,等着爷爷奶奶拉她出门,每每看到那个画面觉得既可爱又心酸
早上一大早在市场搞完卫生,回到家大概9点半,男的回家洗衣服做饭,(有洗衣机他们不舍得用,她儿媳用,而且市场扫地衣服脏)女的做手工,孩子自己玩,吃完午饭男的可以稍微午休一会儿,大概一点多又要去市场收拾早市留下的那些垃圾,大概4点左右能回来,回来还是男的做饭,女的马上拿起针线开始做手工,她要一直做到晚上 10点半,她动作很快,除去市场搞卫生的时间做手工都还能挣5000左右
男的吃完晚餐休息会儿就去当保安值夜班,一个月2800,加上他们搞卫生的钱一个月1万3千左右,这还是他们还在带两个孙子孙女的情况下的收入!
他们租的房子160一个月,是当地人不住的那种破旧老屋,有三层楼,三家人合租,他们住最下面一层,他们两夫妻和孙子睡客厅,拉了一个帘子,有一个房间,她儿子儿媳孙女睡,三家人都是一个大门进去,都要经过他们睡觉的客厅,一点隐私都没有,我是无法理解他们怎么可以这么和别人合租一块的?而且他儿子儿媳两个人在厂里上班加起来也有一万2左右,搞不明白为什么这么节省?
平时吃饭多是素菜,炒个肉菜,只有周末儿子儿媳不加班,就会买草鱼做酸萝卜鱼,用泡菜炒鸡肉'或者买凉拌卤菜,夏天在门口吃饭,我路过看到好多次,都是吃这些
你以为他们是没钱才这么节省?
他们在老家镇上一套房,农村建了房,有一台十多万的车,张姨自己说存款有一百多万
他们人生的目标就是挣钱,快乐就是存钱,平时的消遣就是周末不加班,➕个餐,开车逛个商场,然后过年回老家好好花钱
其实他们一家是很多外来务工者的缩影,觉得来打工是为了挣钱不是享受的,也觉得这份钱挣得太辛苦,不舍得多花,都觉得老家才是自己的归宿!
你身边有这种挣钱多却不舍得花的人吗?
网友二:
“妈妈,我要一把算盘”。星期五放学回家我放下书包,跑到责任田里兴奋地对妈妈说,“哦,知道了,妈妈明天就上街给你买”。妈妈放下手中的农活伶爱地看着我说,眼睛里闪过一丝优虑。“妈妈,我也要去。”我对妈妈说。“好,好”妈妈回答道。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所有的同学必须每一个人都要买一把算盘,在数学课上好练习。晚上躺在床上我翻来来复去地睡不着觉,想着明天就和妈妈一起去赶场,我开心得不得了,街上有书店,还有我喜欢吃的小弄包和各种好吃的零食,光想想我心里都美滋滋的。
第二天我早早地起了床,和妈妈一起吃过早饭,妈妈把家里养的两支鸭子捆起来,放进了编织袋里,然后拿剪刀在编织袋的中间位置的左右两侧剪了一个小洞,把两支鸭子的脖子拉了出来。然后把编织袋绑在自行车的后座的右边,把我抱上自行车,我和妈妈开开心心地出发了……
到了人声嘈杂的农贸市场,妈妈把我抱下来,“天啦”!妈妈大惊失色,我顺着妈妈的目光看过去,“鸭子怎么死啦?妈妈。”我也很惊讶。妈妈的脸色瞬间变得很难看,惨白惨白的。我隐隐地看到妈妈的眼睛里有一层薄薄的泪花。“妈妈,咋办啊?”我问妈妈。“没事”。妈妈摸摸我的头说。妈妈把自行车架起来锁好,把编织袋里的两支死鸭子拿出来,放到了地上,和其他卖鸡鸭家禽的叔叔阿姨们一起等待买主……
看着别人家的鸡鸭都卖得差不多了,市场上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我们家的两只死鸭子连问都没有人问,“妈妈,还要等多久啊?”我心里难受地问。“再等等。”妈妈安慰我,摸了摸我的头。又过了半小时左右,市场上的还有零零星星的几个人,“妈”,我怯怯地叫道。“我们换个地方”。妈妈彷佛知道了我想说什么,她一手拉着我一手提着两只死鸭子对我说。我随着妈妈来到了杀鸭子的摊位前,这里还有五个人在排队,等着老板给杀了弄干净带回家。
其中有一个穿着藏青色西装的帅气的大哥哥,他面前有十多支鸭子等着杀,妈妈拉着我拿着两只死鸭子走到这个穿着体面的大哥哥面前,对他说:“大兄弟,你把我这两只鸭子买了吧, 我向你保证我的鸭子绝对是好鸭子,就是在路上的时候放在编织袋子里在自行车上给勒死了,我本来想卖了鸭子给孩子买算盘的,这鸭子要是卖不出去我就没钱给孩子买,要不这样,你就给二十元钱就好了,我这两只活鸭子少说也要卖三十多块钱,你也买了这么多鸭子,你应该知道价格的,对吧?”妈妈声音哽咽带着祁求地目光对那个穿着体面的大哥哥说,我拉着妈妈的手,怯怯地望着大哥哥:“大哥哥,你就买了我们家的鸭子吧,妈妈说的是真的,鸭子就是在编织袋里勒死的,老师说,我们星期一必需要带算盘到学校........”眼泪从我的大眼睛流了下来,在我的脸上冰凉冰凉的,我向大哥哥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道。“小妹妹,别这样,不哭,大哥哥买了,嗷。”大哥哥蹲下来对我温和地说,:“小妹妹,好好读书,大哥哥当年也和你一样。”我是懂非懂地点点头。大哥哥给妈妈拿了三十块钱,“不用这么多”。妈妈一边说一边退回去十元钱,“大姐,你拿着吧,快去给小妹妹买算盘。”大哥哥说。“谢谢,真的谢谢了!”快谢谢大哥哥,大哥哥真是我们的贵人啊”妈妈嘴里不停地一边说着谢谢一边对我说,“谢谢大哥哥”我再次对大哥哥表示了感谢。看着大哥哥买了我们家的鸭子,我开心极了。
我和妈妈开开心心地去文具店里买了算盘,又去买了我最喜欢吃的小弄包,然后搭上妈妈的自行车回家,一路上妈妈不停地念叨:我们今天真的遇上贵人了,虽然当时我年龄还小,对妈妈和大哥哥说的话是懂非懂,但是,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有一个念想,将来我也要成为一个贵人,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网友三:
前几天我去镇上拿快递,顺便带着两个孩子去了,因为镇上开了一家烧烤店,平常每到傍晚的时候就有好多人领着家人或者朋友一块儿去吃,生意挺兴隆的。
放暑假了,儿子和女儿都有时间,就带着他们一块儿去了。我们取回快递就找了一个空桌坐下来,让孩子点了自己爱吃的,要了一份熟花生米,还要了一份毛豆角,就坐在那里边吃边等着肉串。
这时候从对面马路过来一个老汉带着三个孩子,一看就是爷爷和孙子孙女。老人停下电动车,就问三个孩子吃不吃烤肉串,三个孩子真的是异口同声的说:爷爷,俺们想吃,馋死俺们了。
其中最小的那个男孩子也就八九岁,他第一个跳下车拽着老人的衣服就用央求的口气求爷爷。因为孩子也看出了爷爷虽然问他们吃不吃,可是语气不坚定也不痛快。大点的孩子看见爷爷犹豫,就说小的妹妹,让爷爷买上几串回家去吃。也许是妹妹小不懂事儿,也看不出爷爷是心疼钱有点舍不得,一个劲儿的说她要吃肉串,她说馋。爷爷又想让孩子们解解馋,又心疼钱。没办法,爷爷狠了狠心说买。
三个孩子要了一把肉串,做在哪里吃的是津津有味。爷爷在一旁笑咪咪的看着孩子们吃,大点的男孩拿了一个肉串让爷爷吃,爷爷笑着说他牙不好不想吃。我们孩子给他们端过一盆毛豆去,爷爷连忙说谢谢。
原来,老人的儿子四十多岁,去年得了脑梗不能劳动,只有儿媳妇儿自己在外打工养着三个孩子上学,家里还有几亩地爷爷种着,奶奶就接他们上学,伺候他们吃饭。平常也舍不得给孩子们买零食,一年也吃不上几次烤肉串。
我心里特别难受,想想人活着真的不容易。
网友四:
我爷爷的一个朋友,姓黄,我们叫他黄爷爷。
他出生的时候因为难产,他妈妈大出血去世了。
在他6岁的时候,他爸爸出工去县里修水库,被石头砸死了。
从此一个6岁的孩子孤零零地住在一个破旧的砖瓦房里。
在那个大家都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亲戚和邻居也只能偶尔的接济。
在冬天又冷又饿的夜里,他抱着邻居的狗钻进稻草堆里睡觉。
还好,为了对抗饿或又冷又饿的日子,整个童年他忘记了悲伤和绝望。
在50岁那年他存了一笔钱,买回来一个跛脚的女人,可看着那又穷又破的家 和又穷又老的男人,一年之后吵着离开了。后来又买回一个瞎眼的女人,还生下了5个孩子。
以前不种田的他(年轻的时候扫盲认了字,学了算命、看风水,以此为生)现在除了种自己的田地还去开荒。
爷爷心善,经常和我爸几兄弟说能帮就帮一下黄爷爷。
记得有一年,我小叔叔带着我去黄爷爷家。他家在一个小土坡上,是一座破旧的砖瓦房,在全是楼房别墅的小山村里,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
五个小孩子和瞎眼的老婆,孩子有在洗衣服的,有独自玩的,有哭闹的,一个个蓬头垢面,身上穿的衣服或长或短,脏。
叔叔把10斤猪肉给了他的大孩子,跟黄奶说了一声,我们就去地里找黄爷爷。
几年不见,黄爷爷已经老了很多,背驼了,脸上又黑又皱。看到我们的到来,黄爷爷很高兴,但眼里又噙着泪水。
我和叔叔帮他种红薯苗,他絮絮叨叨地诉说着生活的艰难。以前白静温和的笑脸已经变成了一副苦愁难。
尽管后来我叔叔帮他申请了低保,但在往后的日子里,他们还是活得很艰难。黄爷爷越来越老,而他们的孩子还没长大 。
一老一瞎五个没长大的孩子,苦呀!
去年黄爷爷死了,临终之前睁着眼睛,眼泪不停地滑落。我叔叔拉着他的手跟他说,放心吧,有事我让你儿女给我打电话,我有空也会来看他们的。
油尽灯枯,仲有千般不舍,万般不放心,黄爷爷终于还是走了。
苦了一辈子的黄爷爷走了,走吧!人间太苦,愿您在天堂里再也没有寒冷、饥饿和贫苦。
网友五:
说实话这个话题很沉重,这个社会表面看起来一片风平浪静,事实上有很大一部分人都在艰难度日,常常在想如果有能力真想帮他们一把,自己生活都是一地鸡毛,却见不得人间疾苦。
人到中年见惯了各式各样的人和事。有的人什么都不用干却能遇得良人,幸福一生;有的人拼了命得干,最终还是一无所有,到老也没过一天好日子。想明白了,这就是命,人的命天注定,这话真不假,并不会因为你付出了多少努力就会得到多少回报。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我见过很多,今天先来说说我老公的大姨吧。我婆婆家四个孩子,三姐妹,一个弟弟,外婆死得早,大孃是家里老大,照顾弟妹的担子自然落到大孃身上,在那个什么都缺的年代其中艰辛自然能够想象得到吧?直到大孃出嫁,满以为这苦难的生活能够有所转变。
这段婚姻带给她的不同是从女孩变成了女人,从自己还是孩子变成了孩子她妈,从一个火坑跳到另外一个火坑。以前只是生活上的苦,婚后不但生活上更苦了,身体心理都在饱受摧残。她的丈夫我没见过,听我婆婆说,他好吃懒做,不务正业,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跟着他吃苦受穷自不必说了。就算大孃给他生了一儿一女,也没丝毫改变,一不顺心就对大孃和两个孩子拳打脚踢,大孃也只能默默忍受,在那个年代说离婚就是给家里蒙羞,就算是离了婚又能怎样,娘家人还能接受他?自己一大家子都吃不饱饭,况且她还带着两个孩子。就这样又过了几年,一次她丈夫喝醉了酒不小心摔了一跤,双目失明,过了两三年这个姨父就去世了。
大孃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生活过不下去,经人介绍嫁给了现在的姨父。姨父都四十多了没结过婚,父母年龄都挺大,还有个弟弟有羊癫疯,捡了个女儿有四五岁了,满以为就这样过完一生,谁知遇见了我大孃,两个苦命人走到了一起。
大孃真的是命苦吧,婚后两年他俩生了一个儿子,一家九口人,除了那一亩三分地就没别的生活来源,家里老的老,小的小,有病的有病,日子过得苦不堪言。有时候姨父压力太大,就借酒消愁,喝多了就抓着大孃打,在他看来现在的苦难生活都是大孃带给他的。有一次大孃找我婆婆哭诉说头上的头发都被扯下来大块,头皮血肉模糊,看得胆战心惊。这都是听我婆婆说的。
这几年农村变化很大,国家也出台多项利好政策,扶持农村,他们家是特困户,在国家的大力帮扶下修了楼房,但是欠了一屁股债。
终于熬到娃娃们都长了有的已经成家了,是不是觉得大孃的好日子快来了,事实却并非如此。
大儿子因为小时候营养不良,又挨了那么多毒打,个子只有一米四,又瘦又小,十三岁就出门打工了,前些年辛苦挣的钱都被前几任女友骗得精光。前年他四十岁认识了一个凉山州的女孩,也是个苦命人,两人结了婚,但是没生育能力。两人搭伙过日子。老二今年36岁结婚很早,生了两个女儿,天天跟着老公在工地打小工,但是因为没生儿子,婆家看她各种不顺眼,现在正逼着她离婚。老三是姨父捡的女儿,30岁,是个能干上进的女孩,她真的很努力,年纪轻轻靠自己买了车,房,前夫好赌,车房都被输出去了,最终忍无可忍,结婚十年净身出户,落得一无所有,一个儿子跟着前夫。好不容易找了个爱她的男人,结婚两年,两人感情很好,但是因为她的身体原因不能生育了,男人是独生子,父母那关过不了,被逼无奈只好又离婚了。老四是家里最受宠的那个,二十三岁结婚,在儿子一岁时老婆跟别人跑了,他成了单亲爸爸,现在跟个有夫之妇纠缠不清。家人朋友再三劝说都无用,说多了还遭他记恨。
娃儿们都过得不好,当妈的能过得好吗,六十多岁了,疾病缠身,还在到处打零工,姨父身体不好在家带孙子,每天殚精竭虑,也只能够温饱。
哎,大姨这一生,太难了
网友六:
90后的一位宝妈,生到儿子为止
桃桃是四个孩子的妈妈,庆幸的是,第四个孩子终于是儿子,要不然还要生,这也是源于她的思想观念,还有她婆家的压力。
桃桃是一名90后,通过相亲认识了自己的老公,而且受家庭影响有重男轻女的倾向,她本来打算生个一儿一女,也算是人生圆满,可是前面连生了三个女儿,婆家人不高兴了,甚至有了想让儿子离婚的念头。
桃桃也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婆家叫她生就生,如果没有生到儿子,就一直生,但是家里的经济根本就无法支撑整个家的开销,说说她们家的具体情况吧!
桃桃因为一直在生孩子,也没法去工作,老公在外面打工,公婆和桃桃一起照顾四个孩子,家里面有土有田,老公每个月发了工资,第一时间就是寄回家。
因为家庭条件一般,再加上养四个孩子,又没有其他的经济收入,桃桃一年到头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包括她孩子衣服,都是别人给的,连儿子的奶粉钱都要省着点。
90后的桃桃,因为没有护肤,也没有像样的衣服,走出去就像一个中年妇女,脸上还长满了雀斑,因为条件有限,她的女儿都没有去上幼儿园,家里面也没有多余的零食。
每次跑到我家里来,看到孩子吃零食都会眼巴巴的望着,也不作声,但是我女儿肯定会分享给她们,可能是因为分享习惯了,只要我们在老家,就会天天跑到我家里来,而且一呆就是一整天。
有一次,我分了部分零食给她们吃,把剩下的零食放在了另一个地方,没想到全部都给我吃光了,可能是因为小孩子平常也没什么零食吃,只能一日三餐,没玩具,没零食,也没有像样的衣服。
桃桃的老公为了省车费,两年回一次家
她老公在浙江温州的一家工厂里面上班,工资一般,除掉自己的开销之外,每个月可以寄三四千块钱回去,但是四个孩子还小,经常感冒发烧,跑医院也花了不少钱,还有家里的人情世故等,所以日子过得非常紧张。
有一次她女儿发烧了,为了省钱没有去医院,自己去药店买了一些退烧药,连续烧了三天,在别人的劝说下才带去医院。
小孩子发烧,作为父母肯定是非常紧张的,除了给他吃退烧药之外,还要去医院做详细的检查,找到病因,但是去一趟医院检查下来,最少也要花个几百块,甚至上千块。
桃桃为了省钱,只是在药店里买了几十块钱的退烧药,但是孩子一直高烧不退,之后在邻居的劝说下,才抱着孩子去医院做了整套检查,还好不是很严重,只是病菌感染,但是一直这样拖下去,对孩子也会造成不好的后果。
真的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作为基层的我们,生活真的很艰难,但如果是我家庭条件一般,肯定不愿意生四个孩子,现在已经过了温饱的年代,而要更加注重精神和教育上的培养。
生四个孩子,不是家里有矿,真的是养不起,但是在我们那边却很普遍,这也是源于重男轻女的思想,已经是根深蒂固,一下子很难扭转。
处在生活底层的人,都有以下这些特征
1、没存款,没车没房
2、上班不敢请假,更不敢轻易跳槽
3、生病了都不敢去医院
4、生活没有盼头,每天为了一日三餐而奔波
5、没有选择
6、休息日也不敢外出,怕花钱
7、身边的亲朋好友都是穷人
8、父母没有退休金,孩子还小,老婆没办法上班,一个人赚钱全家花
9、衣服上百都成了一种奢侈
10、安于现状,不愿意改变
11、租最便宜的房子
12、吃肉就等于加餐
网友七:
我不用去聊别人,因为我自己就是那个曾经在社会最底层的人。。。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小时候上幼儿园,依稀记得没有正规的教室,就是村里一个没人用的破房子,没有窗户,连纸糊的窗户都没有,冬天哪里都漏风,夏天屋顶漏雨,课桌是两头儿用砖头担起来的木头片儿,凳子要么就是从家里带一个,要么就是用砖头垫起来就是板凳。上课的黑板就是随便抹的一层,粉笔都是剩得不能再剩的小头头儿,一边儿是小班儿,中间是大一点的,另一边是大孩儿,该升一年级的孩子,全班只有一个老师,三个班儿换着上。下了课,放了学,都是赶紧回家割草喂羊喂鸡,然后做饭,因为父母都会在地里忙农活儿,很晚才能回家,父母回家之前得做好饭。虽然饭很简单,除了大饼就是面条,菜除了白菜就是土豆,一年四季都是这个样子。背朝黄土面朝天的生活,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那时候物质很匮乏,家里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更没有电话,晚自习上着上着就没有电了,就得随时拿出来蜡烛继续晚自习。每个能坚持着上完学的孩子都不容易,都是父母用没完没了的劳动换来的粮食,换成钱,交学费,很多小孩儿上完小学就辍学,成为家里的劳动力,上完中学辍学的就结婚生子,继续劳作的生活。老家里像我这样的女生,能考上高中,考上大学,熬出来过上自己的生活的人很少很少,更不要说女生了。所以经历过那个困苦年代的人,都是从底层刻苦努力用知识改变人生的人,你不了解小时候有多苦,所以现在住着楼房,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想吃肉的时候随时有钱能买,不用在太阳底下搬砖的日子真的是太幸福了,是城市里的人体会不到的幸福!
可是当年有多苦,现在就有多快乐。苦难的生活只是黎明前的黑暗,加油吧,王小哈!
网友八:
我就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啊!那时那种艰辛,如今历历在目。
2000年的时候,我在深圳的工厂里混了四年,钱没有赚多少,但是赚了一身的勇气。那个时候为了摆脱朝九晚九的生活,我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工作四年的工厂,离开了我无比熟悉的绣花行业。
我想要挤身白领。所以开始了白天跑人才市场,晚上死皮赖脸地挤回工厂宿舍,靠着那四年的人脸让保安对我睁只眼闭只眼,因为我没钱租房子。
老家里父母催着我回去,说已经帮我找好了工作。可是我不愿意离开熟悉的城市,每天都还顽强地在外面奔波。
后来父母又发动他们的人脉,让朋友亲戚介绍男朋友给我,想着就在城市里嫁人也可以。可那时的我心高气傲,不是嫌弃人家丑,就嫌弃人家粗鲁,反正各种看不上。
再后来我父亲说有个世交的女儿,她在深圳开店,让我有空就去探望探望。那个时候我最多的就是时间。我每天只有上午去投简历,下午就各处游荡看看哪里有粘贴招工启事,那个时候还没有网上投递简历的,我当时坚决要离开绣花行业,想要坐办公室中专的学历在深圳根本不够看。身上的钱也不够多,每天吃的都是最简单的青菜加饭,熬到晚上9:00左右才挤回工厂,因为只有那个时候,保安才敢睁只眼闭只眼让我进去。
深圳的这个姐姐在我们见过面之后,每天差不多11:00就会给我打c a l I机,一会儿说要卸货,一会儿说要写发票…反正各种理由让我过去,然后就顺理成章地在那里吃中饭晚饭。其实我知道她是在帮助我,到现在我都非常感恩。这种生活状态持续了两个多月,后来我去培训了计算机然后离开了深圳,去了东莞。
在东莞,我开始准备成人高考,又去考了驾驶证,那个时候考驾驶证很贵,花了我接近三个月的工资。我在深圳那两个多月的求职生涯,被打击得够够的,我必须考多点证,技多不压身。
就这样我才摆脱了那种窘迫的生活状态。
所以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愿意流汗不愿意拼,找准方向别懒惰,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